长子县秉持着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示范区”的宏伟蓝图,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促进长子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依托《长子县宋村新兴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2021—2035)》的指导,县工业园区服务中心精心编制了《长子县宋村新兴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城市规划公示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目前正对该规划方案进行公开公示。
一、规划背景
长子县宋村镇的长子县宋村新兴产业集聚区(简称“集聚区”)坐落于长治市的长子县,该区域在县委县政府的批准下正式设立,并已被纳入县级开发区的管理体系之中。
长治市中心城区的周边,集聚区坐落于此,它不仅具备了优越的发展基础,而且拥有便捷的对外交通环境。为了更有效地推动集聚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土地使用规划,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整和协调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地服务于项目的建设,长子县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在《长子县宋村新兴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2021—2035)》的框架下,精心组织并编制了《长子县宋村新兴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该集聚区的规划占地面积为6.43平方公里,其边界具体如下:东部与长子县的边界相接,南部延伸至宋村镇,西部边界位于段家庄村的东侧,而北部则与潞光电厂相邻。
本规划的时间范围与《长子县宋村新兴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2021—2035)》的时限保持一致。
三、规划目标与规划重点
1、发展定位
中原城市群先进制造融合引领区
晋东南城镇圈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发展先行区
长治市节能环保及新兴产业孵化示范区
2、发展目标
紧密遵循《山西省创建特色产业集聚区总体方案》的相关规定,我们聚焦“六新”产业,充分利用集聚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条件。我们立足于生物医药、潞光电厂、负极材料、浩润食品等产业的特点,着力打造食品加工、先进制造、新材料、中试孵化等四大特色板块。我们旨在构建“3+2+2”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动锂电池负极材料、脱硫石膏砂浆、蒸压加气板材等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发展。同时,我们依托中试基地和产教融合园,致力于引领、孵化、培育一批新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将宋村打造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的集聚区。
3、产业体系构建
集聚区将构建“3+2+2”的现代产业体系:
主导产业:先进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
先导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
配套产业:现代物流、中试孵化。
4、规划重点
(1)落实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成果的要求。
(2)研究适应开发区发展的弹性发展模式。
(3)研究适应开发区发展的各类控制指标。
(4)研究适应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实施管控体系。
(5)协调和指导近期建设项目等。
四、空间结构规划
集聚区规划形成“一核、两轴、三心、五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以宋村镇为产业综合服务组团核心。
“两轴”指的是:一条是以张下线为基准构建的园区发展主导轴线长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另一条则是沿着创业街延伸的辅助发展轴线。
“三心”:指园区内三个组团服务中心。
“五组团”涵盖:产城融合服务组团、专注于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产业科研的组团、致力于先进制造研发的组团、食品加工与生物制药研发的组团、以及中试孵化产业组团。
五、用地布局规划
1、总建设用地指标
集聚区规划覆盖面积达到643.23公顷,城镇开发边界的范围同样为643.23公顷,此次集聚区的整个区域均被包含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为642.44公顷,这一比例占据了城乡用地的99.86%;而非建设用地主要涉及农林用途,其总面积仅为0.79公顷,在城乡用地中仅占0.14%。
表1 集聚区城乡用地指标汇总表
2、国土空间规划指标
依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的规定,土地利用规划情况如下:林地面积达到0.79公顷,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642.44公顷。
表2 集聚区用地用海规划分类
3、建设用地指标
集聚区规划建设用地为642.44公顷。
表3 宋村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汇总表
六、道路交通规划
集聚区内的道路交通用地面积达到72.22公顷,这一比例占据了总建设用地的11.24%。该区域的主要道路骨架已经形成了以“一横、两纵”为特点的主干路网结构。
表4 宋村新兴产业集聚区道路系统表
七、绿地系统规划
园区内规划的绿地和广场面积共计53.13公顷,这一比例占到了整个园区建设用地的8.27%。在这片绿地中,公园绿地占据了9.06公顷长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当于园区建设用地的1.41%。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园区内划定了6.45公顷的公共设施用地,这些用地包括批发市场、加油站、加气站、科研机构、学校以及医院等,它们共同占据了园区建设用地的1%。
九、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规划
消防设施布局规划中,将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增设一座新的消防站点,该站点属于特勤消防站类别,具体位置定在园区南部,其规划用地面积约为0.9公顷。
防洪规划:规划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位控制。
抗震设计要求:各类建筑物的安全防护标准应当依据地震的基本烈度,即VI度,来确定。
十、三线控制规划
红线界定:该规划所规定的红线范围涵盖了快速道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以及支路。
2、绿线控制:规划控制的绿线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绿地。
规划中的黄线所规定的控制范围,涵盖了独立占地的基础设施用地,如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和热力等市政设施,以及社会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