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全网追菌,这背后究竟藏着啥秘密?

收编“果菌王”后,科研人员还在全网追“菌”

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件从浙江德清地区邮寄至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果菌王”标本呢?

浙江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一种长有蘑菇的苹果,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注意,他们主动与之取得联系,并将这种苹果纳入研究范围。网友们给这种苹果取了一个昵称——“果菌王”。这一消息发布后,众多网友纷纷效仿,寄来了各种以“菌王”命名的水果,如“椰菌王”、“蒜菌王”和“芒菌王”。

近期,网友们纷纷发现荷花缸中生长着羊肚菌,托盘上长出了蘑菇,窗框也变成了菌类生长的温床,而这支团队则不断行动,频繁发出“请寄送样品”的请求。

这个故事,始于好奇心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生许容聚回忆道,他曾在雨季时热衷于观察网友采集菌类,却未曾料到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菌子——这种菌子生长在苹果之上,表面覆盖着绒毛,宛如穿着裙子。这种菌子外观类似白参,生长在苹果上实属罕见,他心想这无疑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目标。

苹果上的白蘑菇 受访者供图

许容聚等人对收到的“果菌王”进行了分子层面的鉴定,随后对其进行了驯化和栽培。不久,第一批培育出的“后代”便被寄送回给了最初提供“果菌王”的浙江网友。这种互动方式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各地网友纷纷贡献出自己的“菌王”、“李菌王”和“桃菌王”,甚至还有“咖啡菌王”等品种,它们纷纷加入了这个行列。

科研团队分享网友寄来的“菌王”

随着“菌王”的收集量不断攀升,不符合白参生长规律的实例日渐增多,团队成员们的心情也愈发激动:

苹果呈酸性,按理来说并不适合白参生长;

大蒜有抑菌杀菌的功能,却能从中长出真菌;

甚至一个咖啡胶囊也有白参“冒”了头。

网友发来的“菌王”们

真的能助力科研吗

确实具有研究价值,异常现象往往蕴含着巨大的科研潜能,这些“菌中之王”难得一见,能够极大地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许容聚解释道,野生种质资源对于我们至关重要,每当雨季来临,科研工作者们便会踏上寻找的征程。

在云南的哀牢山、香格里拉,以及西藏的墨脱和林芝等地,采蘑菇的活动随处可见。这些地方的“菌王”们,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产生了各种变异,这些变异实际上为人工育种的“白参基因库”提供了补充。

这项研究不仅将助力我国培育出更优质、更多样化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还将为其研发提供更为丰富和优质的种质资源。

"菌中之王"与特选白参经过杂交培育出的新型品种,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陶韬摄影记录。

为什么实验室里“种”不出的菌,外面随便长长就能长出来?

二楼平台泡沫箱雨水中惊现古老物种“仙女虾” 专家:虫卵或随鸟粪而来__二楼平台泡沫箱雨水中惊现古老物种“仙女虾” 专家:虫卵或随鸟粪而来

“大自然堪称最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高级工程师赵琪如此说道,他们实验室致力于为白参人工构建生长环境,然而这或许并非白参真正青睐的生存条件。大自然所提供的生态环境和营养更为丰富多元,那位寄来“菌王”的网友,亦成为了研究团队的一员“科技股东”。

为了做科普

科研人员有一万个微信好友

赵琪觉得,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本身就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科研人员的专业解答更是增添了他们的惊喜之情。

随后,我们推出了“菌王”后代的邮寄活动,举办了“菌王”口感大赛等活动,这些互动让原本的答疑解惑演变成了全民科普的盛宴。科学研究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架上,而是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大众意识到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许多人普遍认为科学研究高不可攀,科研人员只从事专业领域的工作,这或许是一种普遍的误解。科普工作对于我们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在撰写文章时,我们总是力求内容浅显易懂、易于诵读。

白参炒蛋 受访者供图

为了科普,科研人员们也成为“兼职自媒体博主”。

赵琪曾于去年设立微博账户以推广白参,并邀请网友为产品命名,至今持续更新内容。她手机中拥有万名微信好友,每日晨起及临睡前,首要之事便是检查微信、微博私信,以确保不遗漏任何咨询,“无论多晚,我必定在次日作出回应”。

一位热衷于蘑菇的海南朋友,在公园漫步时总爱采摘蘑菇,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寄送了8次蘑菇样本。

“只要大家愿意把菌子寄过来,到付就行,我免费为大家解答”。

“果菌王”们的后代

有望投入市场、飞向太空

赵琪所领导的科研团队是国内率先开展食用菌太空育种的先驱,“果菌王”所属的白参品种已三次飞向太空。在这其中,乘坐“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的白参与“菌王”品种进行了杂交,孕育出了一些颇具特色的“香妃”系列新品,这些品种呈现出粉嫩的色泽、脆嫩的质地、耐高温的特性、迅速的生长速度以及浓郁的香气。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大理大学共同培养的研究生木立恒,对“香妃”的相关信息进行了介绍,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木立恒透露,目前正有更多新品种在研发之中。其中,“菌王”类产品虽然口感不尽如人意,外观却十分吸引人;而被誉为“果菌王”的品种,虽然味道和生长状况普通,但具有较强的抗酸性,这也是其优良特性之一。“若能将白参的诸多优点集于一身,培育出产量高、生长迅速的品种,无疑将对生物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当前,科研团队正与企业商讨合作事宜,预计在来年,“香妃1号”以及“菌王”系列的后继品种将逐步进入市场。

赵琪表示,将那些值得大家关注的食材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这既是公众热情的体现,也是科研工作的圆满成果。

白参炖蛋 受访者供图

或许在某个时刻,你家中窗台上生长的蘑菇,有可能转变为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共享科技成果的收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三十头镇卫生院 黄石市委机关幼儿园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