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军事评论界知名人士“局座”张绍忠在节目中大胆预测:“总有一天,俄罗斯将会来到大连船厂,商讨是否可以请我国协助建造航母,不信你就拭目以待!”当时,许多人对局座的这一预言持怀疑态度,因为俄罗斯曾是全球知名的军工强国,怎么会降低身份向我国求助建造航母呢?然而,六年后此刻,一则来自俄媒的消息令众人震惊——俄海军仅存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维修和改装工程已全面终止,甚至可能走向报废的命运。局座的预测,再次以令人惊叹的精准度成为现实。
“库兹涅佐夫”号的悲剧:从“国之重器”到“废铁一堆”
这艘历经波折的航空母舰,折射出俄罗斯军事工业的衰退现状。2016年,"库兹涅佐夫"号前往叙利亚执行任务,却因降落系统出现故障,导致两架舰载机不幸坠入海中,不得不尴尬地返回。次年,维修中的船坞意外沉没,起重设备砸穿了甲板,留下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4米乘5米的大洞。自那时起,尽管俄方屡次保证“2021年可以完成修复”,然而局座早已洞察了其中的真相:俄罗斯的造船业早已被掏空,维修航母的难度甚至超过了建造一艘全新的航母!
情况确实如此。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海军的军费锐减,仅占总预算的十分之一,以至于前线装备都显得紧张,更别提有资金投入到航母这一无尽的消耗中。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曾负责建造“库兹涅佐夫”号的黑海造船厂早已关闭,厂长马卡洛夫的悲叹之声仍回荡在耳边:“要完成一艘航母,需要8000家配套工厂,然而这些工厂都已经不复存在。””如今,俄罗斯连一颗航母螺丝钉都难以自产,遑论维修?
局座的“破局良方”:面子不如里子,中国造船厂才是出路
2018年伊始,局座便为俄罗斯指明了方向:“将航母驶往大连,我们不仅能够进行维修,还能进行现代化升级!”他更进一步提议,俄方可以用油气资源来交换我国的舰艇,“即便是购买几艘052D型驱逐舰,也比一味地维护面子来得更为实际”。然而,俄罗斯始终未能放下“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虚荣心,宁愿让航母在船厂内生锈,也不愿意向我国屈服。
现实远比虚荣更无情。目前俄罗斯海军在远洋作战的主力舰艇数量不足二十艘,且大多数源自苏联时期。若持续低迷不振,未来甚至可能连商船护航都需要依赖外国船只。相较之下,中国方面,山东舰已经具备作战能力,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令世界瞩目,而大连船厂在航母模块化建造领域更是独占鳌头。局座昔日所言“中俄航母命运将走向两极分化”,如今看来,每一字每一句都显得格外精准。
美国也逃不过?全球航母困局背后的工业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并非唯一面临航母衰落的国家。美国“福特”号航母频繁出现电磁弹射系统故障,“尼米兹”级航母的维修周期常常超出预期,而退役航母等待拆解的队伍竟然需要排上十年之久。这一切的背后,揭示了西方制造业空心化的严重后果——航母所需的数万种零部件,早已无法仅凭“金融霸权”来获取。
相较于其他,我国在完整产业链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从微小的特种钢材到庞大的舰载机弹射器,无一不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掌握。因此,局座在早年便曾预言:“在航母领域,唯有我国能够游刃有余。”
局座的“预言”为何总能命中?
从“俄罗斯无法修复航母”演变至“美国军舰生锈严重”,局座的预测屡次被时间所证实。这并非是迷信,而是源自对工业体系深入透彻的理解——若缺乏实体制造业,即便是再强大的军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而今,俄罗斯议员竟然提出“购买辽宁舰”的提议,却遭到了全网的嘲笑。或许,他们应当听听局座那句看似粗俗实则深刻的言论:“早点来中国订购,还能赶上新鲜出炉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