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流行,使得消费者对移动电源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国和消费国,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0.46亿美元,这一数字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超过30%的份额。
图源:视觉中国
自今年起,飞机上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引发的火灾和烟雾事件频发。为此,中国民航局近期发布了紧急通告,规定从6月28日开始,禁止乘客携带未获得CCC认证标识、认证标识模糊不清、以及已被召回的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登乘国内航班。
短时间内,众多消费者纷纷核对自家的充电宝是否标有CCC认证的标识。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对市场监管总局的相应司局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何为CCC认证?为何充电宝需纳入CCC认证的监管体系?充电宝的CCC认证自何时起正式实施?这一认证是否具有强制性?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CCC认证,是我国依据法律规定,为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以及环境保护而实行的强制市场准入机制。
近期,充电宝引起的火灾等安全事故频发,对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强化对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在2023年3月颁布了《关于对锂离子电池等物品实施强制产品认证管理的通告》。此举将充电宝及其核心部件——锂离子电池(通常称为电芯)纳入了强制产品认证范畴,即CCC认证体系。同时,公告中明确规定,从2024年8月1日开始,任何未取得CCC认证的充电宝和电芯,均不得进行生产、销售、进口,亦不得在其他商业活动中投入使用。
实施CCC认证过程中,严格依据《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GB 4943.1—2022)及《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GB 31241—2022)的强制性标准,对充电宝的充放电温度控制、高温外部短路、跌落和挤压等关键安全性能指标进行细致的测试。同时,对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及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检查,旨在确保产品持续满足相关标准和CCC认证的要求,切实加强市场准入的管理。
问:如何辨认真假CCC认证标志?
目前市场上充电宝上标示CCC认证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印刷或压印的方式,具体表现为在产品本体上呈现出CCC认证标志的图案。
此外,充电宝上还可贴附符合规定的CCC认证标识。这些标识是通过全息激光防伪技术精心制作的,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底色为纯白色,图案则为黑色,且其中融入了菱形图案以及中国认证的隐形文字。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真实且立体的视觉效果。若观察到的标志缺乏立体感,则很可能为假冒伪劣产品。
市场监管机构亦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任何带有CCC认证标识的商品不得在市场上流通,网络平台上销售标有CCC字样的标识均属非法,消费者切勿购买或使用此类产品。
从2024年8月1日开始,所有在市场上销售的充电宝都必须贴有CCC认证的标识。那么,对于在此日期前购买、未获得CCC认证且尚未被召回的充电宝,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呢?
自2024年8月1日开始,若商家出售未获得CCC认证的移动电源,将触犯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消费者可继续使用尚未召回的充电宝。然而,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时,需遵循相关规章制度。
问:夏季到了,对于安全使用充电宝有哪些建议?
首先,消费者应避免将充电宝置于车内等直射阳光、高温或散热条件不佳的环境中。其次,若充电宝内部温度超过某个临界值,便可能发生所谓的“热失控”。最后,这种“热失控”可能导致充电宝起火或产生烟雾。
二是充电宝内部所采用的锂电池含有易燃的电解液,其稳定性较差;若产品遭受剧烈撞击、挤压变形或出现膨胀漏液等情况,消费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予以淘汰或更换。
在选购充电宝时,务必留意产品上标注的CCC认证标识,同时您还可以利用“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这一渠道,核实该产品的认证状态,并确认其CCC认证证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