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英伟达对外公布,其人工智能专用芯片H20将重新投放中国市场销售。与此同时,该公司亦计划推出专为该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GPU产品。与此同时,AMD的MI308芯片亦有望进入中国市场。这一系列举措在芯片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备受瞩目,各方均期待着后续的更多动态。
厂商动态
今日,英伟达公布了对H20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恢复计划,并计划推出新款GPU。去年四月,该产品出口遭遇限制,销售需获得相应许可证。美国商务部正对AMD的MI308许可证申请进行审查,一旦申请获得批准,相关产品将运往我国。在此之前,AMD因出口限制遭受了约8亿美元的损失。2024年,我国市场销售额在AMD全球销售额中占比超过24%,这一比例对两家公司的战略布局极为关键。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明确表态,他对中国市场给予高度重视,并承诺将持续改进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市场机遇
近期,英伟达的H20产品线回归市场,同时,AMD的芯片产品也计划重返中国市场。这一举措对两家公司均产生了正面效应。预计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将助力它们的业绩提升。根据相关数据预测,2024年中国市场将贡献显著的份额。恢复销售后,它们有望保持以往的增长势头,持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范围,并巩固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国产竞争
国内芯片企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在市场份额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IDC提供的数据,我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国产算力的占比已上升至34.6%,而英伟达的占比则为65.2%。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国产算力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有望超过40%,未来有望成为市场的领军力量。国内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现阶段普遍选用英伟达的设备,但同时也正积极投入于国产芯片的研发与测试工作,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腾讯公司便是这一行列中的代表,该公司在制定策略时,不仅对进口芯片进行了评估,还对国产芯片进行了详尽的考察。
全球竞争
在全球范围内,GPU产业正遭遇ASIC产业的挑战。随着大型模型在算力需求上从训练阶段过渡到推理阶段,一些算力不足的ASIC芯片开始对GPU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与此同时,谷歌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以及众多初创企业正在积极研发自家的ASIC芯片。Marvell公司对AI定制芯片市场的预期进行了提升,目前该公司已经成功中标18个项目,这一成就对英伟达和AMD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造成了显著影响。
应对策略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今年频繁出差,致力于推广“AI工厂”计划,该计划主要面向工业领域及各类企业。与此同时,AMD公司正积极将芯片技术应用于AI领域厂商的数据中心,合作对象包括OpenAI和Meta等知名企业。此外,AMD还与多国政府及研究机构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基础设施,以扩大市场需求。
前景展望
英伟达与AMD在中国面临本土芯片企业的挑战,同时在全球舞台上与ASIC阵营展开竞争。尽管挑战重重,凭借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它们仍有机会实现增长。若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调整策略,或许能在国内外市场维持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未来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当前芯片市场形势复杂且多变,英伟达与AMD未来走向尚处于不确定状态。针对这一议题,公众意见分歧明显。我们衷心期待您能提供宝贵的观点。同时,也请您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