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赵云帆 报道
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应用领域尚未全面铺开,然而,已有A股企业毅然决然地加大了对该行业的投资力度。
10月14日傍晚,北特科技(股票代码:603009,603009.SH)公布了一项重要投资信息。该公司在同日与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达成了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北特科技计划在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8.5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占用大约140亩土地,用于建设一个行星滚柱丝杠的研发与生产基地项目。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昆山经开区承诺协助北特科技获取工业用地,该公司在获得土地后6个月内将启动新厂房的建设。在北特科技实现既定的经济效益目标之后,昆山经开区将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
这表明了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确关注。据机器人咨询领域的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透露。
他指出,相较于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机器人常见部件,行星滚柱丝杠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集中于高端机床及工业机器人领域。这种部件的使用量并不高,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而且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参与度并不强烈。
鉴于行星滚柱丝杠的应用范围主要局限在人形机器人这一特定领域特斯拉暂停人形机器人生产,北特科技此次举措显然是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的“”。
北特科技作为特斯拉的二级供应商特斯拉暂停人形机器人生产,这一身份使得上述信息显得颇具含义。
至10月15日收盘,北特科技股价略有上升,涨幅达到了0.25%,在交易过程中最高涨幅曾达4.7%,相较于整体市场,其表现更为强劲。
尚未取得客户定点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从相关人士那里得知,"行星滚柱丝杠"是通用型人形机器人的标配组件,它通常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四肢”部位,作为直线执行器使用。
目前,高端丝杠主要涵盖了行星滚柱丝杠与滚珠丝杠两大类别,它们主要被应用于机床、汽车等精密制造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这些丝杠的应用场景也在迅速扩大。
与其他类型的丝杠相比,行星滚柱丝杠展现出多项优势,如精度高、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以及良好的刚性。此外,它相较于滚珠丝杠,运行更为“静谧”,且安装拆卸更为便捷,因此受到了包括特斯拉Optimus在内的多家通用机器人制造商的青睐。
在非人形机器人领域,行星滚柱丝杠使用量和国产化程度均较低。
国联证券(601456)的研究报告表明,目前行星滚柱丝杠市场主要被海外企业所控制;而在滚珠丝杠领域,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全球排名前五的客户占据了大约45%的市场份额,其中以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为主要力量。
国联证券提出,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或许将催生行星滚柱丝杠领域的又一增长高峰。
记者观察到,北特科技在2024年4月发布的年报中,首次对丝杠业务进行了介绍。
年报中提及,公司已着手开展涉及“丝杠转向机”等汽车配件的布局。此外,公司首次将“人形机器人”业务独立列出,强调“公司对此战略层面极为重视”,并已“依据客户需求,协同推进人形机器人所需丝杠产品的样品研发进程”。
在公布丝杠业务前景的同时,北特科技也一并指出其中潜在的风险,并表示:“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公司抱有坚定的信心,然而,若要实现量产,尚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目前,公司正与客户共同研发的相应部件还仅限于样品阶段,尚未得到客户的正式选定,更未产生任何收入。”
截至今年九月,在最近的一次市场调研中,北特科技的董事会秘书刘功友披露,公司已投入资金并建设了专门的小规模生产线,旨在更有效地协助客户进行人形机器人用丝杠的研发活动。
相应工序所需的设备均已配备齐全,并且完成了安装和调试工作,涵盖了粗加工设备、精加工设备、热处理淬火设备、外圆磨床、螺纹磨床、检测仪器以及实验分析设备等,这些设备使得公司能够独立完成整个生产流程,并且实现了单工序的自动化操作方案。
然而,刘功友仍旧强调,截至现在,该企业尚未从客户那里获得明确的指定,至于能否成功获得订单,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
人形机器人量产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北特科技之所以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与其作为特斯拉汽车Tier 2级供应商的角色密切相关。
在此之前,公司已明确表示,其是特斯拉的供应商。位于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主要负责生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而这两款车型所需的活塞杆订单则由公司负责,且是通过北京万都公司进行“独家供应”的。
截至2023年9月,北特科技在互动平台上再次确认了自身作为特斯拉的第二级供应商的地位,同时亦强调自己“并非特斯拉的直接购买方”。
北特科技专注于汽车底盘零部件的研发工作,其生产技术与人形机器人所使用的丝杠产品的制造工艺存在较高的相似性。正因为如此,该公司在分析机构的评估中,经常被视作推动人形机器人丝杠国产化进程的领军企业。
恰逢其时,在特斯拉举办的“We,Robot”发布会期间,埃隆·马斯克揭晓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量产细节,同时透露该机器人一旦投入量产,其售价将定在2至3万美元之间,相当于14至21万人民币。
并非个案,在8月份之前,市场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另一家上市公司禾川科技(股票代码:688320.SH),也计划向特斯拉和智元机器人提供产品。该公司在调研纪要中进一步说明,他们计划“与国内外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沟通与协作”,并且“目前已经在零部件和组件方面获得了少量订单”。
除了少数特斯拉产业链企业之外,近期一些上市公司对于人形机器人的看法已经由原先的持续关注,转变为寻求合作以及实际应用。
10月10日晚,富临精工(股票代码:300432,300432.SZ)公布,公司计划与国内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智元机器人、巨星新材料、文宏杰先生、四川安努创想智能科技合伙企业以及四川安努创和智能科技合伙企业达成一项《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各方将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专注于机器人应用系统的销售与服务;进行机器人场景功能的二次开发、本体定制化设计和交付;以及机器人相关衍生产品及服务的垂直场景数据采集和应用。
协议中还明确,智元机器人将在汽车发动机挺杆、摇臂、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及零部件、电子水泵、稀土永磁体生产等关键领域,向项目公司提供为期三年的独家销售权,包括通用机器人轮式/双足整机的销售以及贴牌销售的授权。
在商业领域,我国另一家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股票代码:09880.HK)亦正式推出了新一代工业用人形机器人Walker S1。目前,这款机器人已开始在比亚迪(股票代码:002594)等汽车制造工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与此同时,Walker S1还与L4级别的无人物流车、无人搬运车、工业移动机器人以及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实现了高效协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