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第二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进入总结推进阶段,多机构共同发布的报告详细阐述了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欲获取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www.wngjzx.com。
报告发布情况
7月2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办的第二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活动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五个国际机构联合发布了《2025年全球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年度报告。自1999年以来,该报告每年更新一次,持续跟踪和分析全球粮食安全的发展态势。
饥饿现状数据
报告指出,近期全球饥饿问题有所缓解,然而进入2024年,全球范围内仍有约6.38亿至7.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若取平均值计算,大约有6.73亿人,即全球总人口的8.2%,遭受饥饿之苦,这一数字相较于2022年减少了约2200万人。然而,这种改善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并不均匀。
地区情况差异
五个国家和地区中,近200万人正遭受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威胁,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口位于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在2024年,加沙地带的110万居民将全部面临极端的粮食不安全状况,这一数字几乎是2023年的两倍。展望至2030年,全球范围内,预计将有5.12亿人遭受长期营养不良,其中近60%的受害者将位于非洲。
饥饿原因分析
托雷罗,作为粮农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提出,冲突以及经济困境是导致饥饿现象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速放缓和衰退现象,对一些负债累累的经济体产生了影响,导致它们难以负担粮食进口的成本,进而无法保证满足基本热量需求,以摆脱饥饿。这一状况使得某些地区的饥饿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食品价格影响
报告着重分析了如何应对食品价格通货膨胀,以及如何推动粮食安全和营养的提升。自2021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经历了显著上涨,2023年1月达到了最高点,其中低收入国家的涨幅尤为显著。高昂的粮食价格降低了家庭的购买力,加剧了贫困和营养不良问题,对低收入国家、农村地区以及妇女儿童构成了特别严重的威胁。
应对建议举措
报告提出,需实施多项政策手段以应对食品价格上涨现象。尽管全球范围内的饥饿状况呈现好转迹象,但问题依然严重,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国际社会需携手合作,共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缓解饥饿问题。对此,您认为国际社会应如何加强合作,更有效地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欢迎点赞、分享本篇文章,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