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吉利星愿销量突破4万,再创新高。
A0级电动车的市场分布呈现出鲜明差异,其中排名前三的车型销量分别为星愿的4万台、另一款车型的3万台以及第三款车型的1.8万台。实际上,比亚迪在10万台以下电动车市场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最终,由于它参与得较早,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仅仅去年十月才面市的星愿,仅用了九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月销量超过四万的成绩。
情况相当令人恐惧,因为一旦比亚迪在A0级电车领域的主导地位被削弱,便没有任何其他车企能够成功应对星愿三招的挑战。
在销量排行榜中,仍有数款车型表现不俗,其中五菱汽车以1.3万台的成绩领先,AION UT紧随其后,销量达到5000台,其次是某品牌车型,销量为4500台,萤火虫品牌车型以4000台的成绩位列第四,而另一品牌车型则以2000台的销量排名第五。
不进行对比便难以察觉,星愿的销量已超过四万台,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缤果、UT、纳米、欧拉、萤火虫以及好猫等品牌之和。
这种迅速的成长令人畏惧,星愿的好评如潮,传播速度极快,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强烈,市场资源几乎全部向星愿倾斜。
我所熟识的二手车贩子中,有许多都在大量储备星愿补贴车型,经销商们鉴于星愿的辉煌业绩,纷纷倾向于加入吉利银河的行列,而新车的潜在买家也会好奇地询问:预算7万元购买星愿是否合适?
今年很多车企面对的问题是:车造出来了,没人买怎么办?
随着汽车制造商数量的攀升,汽车型号的急剧膨胀,市场已显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在这样的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热门车型的涌现,绝非巧合。
车质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星愿的“万台投诉销量比”达到了42.8,意味着在一万台的销售量中,大约有43起投诉,这一比例让许多人感到困惑。
以可靠性著称的丰田,“万台投诉销量比”为56个。
当然,这些数据仅代表短期情况,但从长远视角来看,这一差距有望缩小;归根结底,卡罗拉作为一款上市多年的车型,而星愿则刚刚进入市场不足一年。
在考虑星愿可能是新车的可能性之外,我们还需关注这样一个事实:众多新车的“万台投诉销量比”数值竟高达60以上。
简而言之,星愿的品质至关重要,众多用户对其新车体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点值得特别关注;一台新车若能收获良好的口碑,便能够形成积极的口碑效应。
价格低,品质又能很稳定,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许多车型在降价过程中,未能维持原有的品质标准,特别是对于入门级电动汽车而言,电池包占据了生产成本的大头,导致企业利润微薄。从整体体系来看,随着利润的减少,供应商的盈利空间也将受到挤压。
这无疑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但星愿之所以依然享有良好的质量声誉,正是因为整个银河体系销售规模巨大。
巨大的综合生产能力足以对供应商施加有效控制,这涵盖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安装一台星愿设备根本不成问题。
其实A0级电车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
星愿、海豚、海鸥这三款车型,其月销量已超过8万台,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市场的广阔前景;用户的消费需求相对单纯,主要集中在AB两点的日常通勤需求上。
对经济性和便利性有较高要求,实际上,这些基本需求A0级电车完全可以满足。
特别是那些位于北上广深、武汉、重庆、西安、杭州等省会级城市中的城市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对较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低廉且便捷的代步工具。在这些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上,星愿车型因其性价比而显得尤为突出。
深入本质来看,消费者所追求的并非仅仅是电车本身,亦非仅仅是一辆价格低廉的电车,而是那些既注重品质又兼具美观的电车。在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星愿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这亦是理所当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