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大厂突然关门停产,员工工资砍八成,背后原因让人想不到
近日网络热议一事件,深圳某知名充电宝制造商突然宣布不关闭工厂。员工们清晨抵达公司,却惊讶地发现办公室门紧闭,而且工资被削减至原来的一半,甚至有人试图取回私人物品时,保安也拒绝其进入。一位在公司工作了六年的老员工透露,公司要求他连续加班二十余日解决各种问题,然而在深夜时分,公司突然发布停产通知,这一消息令人措手不及。
7月3日,该公司澄清并未宣布破产,然而员工们早已未领到薪水。他们销售的充电宝曾引发两次重大事故,一次是在航班上发生自燃,另一次是在日本民宿中起火,导致房东损失了八千元。此后,北京多所学校发布禁令,禁止使用该公司的充电宝,并召回了49万台旧款产品。
退货过程相当棘手,众多消费者纷纷要求退款,然而公司却无法向电商平台支付款项,导致网店被迫关闭。经销商仓库中堆积了大量滞销商品,公司竟然提出用充电宝来交换数据线,此举无人愿意接受。实际上,问题根源在于电芯供应商,他们暗中更换了低劣的材料,使得充电宝存在爆炸的风险。
这家企业为了削减开支,将充电宝定价在八九十元,其成本实际上还要更低。过去,他们依靠低价和较大容量来误导消费者,然而,由于材料质量不佳,产品容易过热甚至引发火灾。他们并非首次采取这种手段,之前更换法人或名称后仍能继续操作,但这一次恐怕真的难以维持下去了。
航空公司与学校均曾遭受损失,充电宝意外起火险些造成人员伤亡。物流企业对召回的货物也避之不及,担心承担相应责任。目前,公司高层已全部更换,声称进行内部整顿,然而情形似乎并无明显好转。
行业里此类低价无好货的现象颇为普遍,一些品牌一旦被揭露后便改头换面继续销售。消费者因贪图便宜而购买,然而使用数月后产品出现故障,却无法找到解决之道。如今,罗马仕公司已全面崩溃,员工面临失业,消费者纷纷维权,供应商催讨货款,整个产业链陷入混乱。
电芯供应商的问题波及到了众多知名品牌,导致众多产品认证被迫中止。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在购买电子产品时,应注重产品质量,切勿贪图价格低廉。目前,充电宝市场亟需整顿,否则类似问题恐将再次发生。
自三月份飞机事故引发风波,直至七月公司宣布停业,短短半年间,一切化为乌有。员工们徒劳地加班,消费者们空手而归,供应商们则白白等待款项,这一切都成为了惨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