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书卷一梦》的播出成绩显著,这主要归功于它在初期便鲜明地树立了“反古偶”的口号。
该剧对古代故事进行大胆的剖析和戏谑,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强烈反响,从而使得它在初期阶段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观众数据表现。
“反古偶”是否能为古偶开辟一条道路?观察该剧后续的数据走势,似乎仍有可能遭遇传播的瓶颈。
但行业的探索至少说明,古偶需要寻求改变,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穿书”是答案吗?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书卷一梦》的开篇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
女主角意外穿越至一部糟糕的电视剧剧本之中,她先是目睹了那些陈词滥调的古装偶像剧情节,诸如“爱的魔力转圈圈”等俗套桥段,接着又巧妙地借鉴了多部古装偶像剧中“虐心”的经典场景,而当她成功“穿书”后,一系列荒诞不经的搞笑情节更是引发了观众的热议。
这种设计是基于对观众情绪的精准捕捉。
古偶剧长时间以来一直在同质化的道路上自我复制,导致市场对其产生了争议和麻木,加上近年来各种吐槽视频的总结,归纳出了许多陈词滥调,这些桥段进一步加剧了观众的情绪波动。因此,《书卷一梦》对此进行批评,能够获得市场的积极反响是预料之中的事。
三人间的激烈冲突场面,实则是对先前众多夸大其词的剧集的一种讽刺;“女主角遇到困境男主角必定出手相助”的情节安排,不禁让人忍俊不禁;在“剧中剧”的背景下,甚至将当红男星随意更改戏份、编剧缺乏话语权的现实问题搬上了荧幕,这无疑让观者们得以一吐为快。
凭借“穿越小说”这一设定,《书卷一梦》成功地对古装偶像剧进行了无厘头的解构,通过“反古装偶像剧”的方式与观众达成了立场上的共鸣。从该剧集开播以来的成绩来看,这种策略无疑是非常奏效的。
但更进一步看,未尝不能发现这种“穿书”、玩梗模式的局限性。
随着剧集前半部分的新颖设定逐渐落幕,女主角的个人命运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剧情的发展方向成了关键,这不仅是对此类“反古偶”故事剧作水平、立意和人物成长轨迹的下半场考验,同时也将剧集创作带入了与传统古偶剧作一较高下的竞争轨道。
以相同的“穿越小说”题材的剧集为例,目前的长篇剧集佳作中,除了备受瞩目的《书卷一梦》,还包括去年在各大平台上广受欢迎的《永夜星河》。
《永夜星河》在后期设定上影响有限,然而其亮点在于,通过前期游戏化元素的巧妙运用,成功引发了广泛讨论,让观众领略到新鲜感。随后,人物间的情感纽带和成长轨迹得以延续前期热度,进一步激发了话题讨论和观众的持续关注。
这或许正是“穿书剧”应当遵循的正确路径。制片人彤彤在观察分析狐厂娱乐时指出,这类剧集承担着两项核心的创作任务:首先,在于如何在前阶段扭转角色的危机与命运;其次,在于在改变角色命运之后,剧情应当如何发展。
这是该剧的核心创新亮点,让观众体验到了与其他古装剧截然不同的观赏方式;然而,后者却回归到了传统的古装剧创作模式,你所扮演的角色在那个时代的使命与抱负,将直接影响到剧集所能达到的境界。
实际上,在网文作家大秋的眼中,穿书剧的众多元素与穿越小说颇为相似。
创作穿越题材的作品面临两大挑战,首先在于初期构建,需要巧妙构思人物如何脱困,以及如何在古代或异世界获取力量,这部分的创新不易,但相关作品并不在少数;然而,更棘手的是,在获得权力之后如何实现统一,这往往是穿越题材作品中的难题,也是导致读者流失的关键环节,随着热度逐渐消退,作品往往就此收尾。
从根本上分析,“反古偶”展现出一种独特优势,使得其在当下更易引发话题和带来新鲜感,扩大初期关注度;然而,随着剧集进入后半部分,对古装偶像剧品质的真正考验,在于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叙事,而这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了内容创作的本质。
长剧集的真正“新意”在于,它始终能为观众带来深度的沉浸体验,以及引起共鸣的价值观念。
“反古偶”实验
古偶必须变,这是以寻求增效为节点,至少四年来的行业共识。
在这过去的两年里,紧迫感不断加剧。进入2024年,古装剧市场明显感受到了一股凉意,那些在云合平台热播、单集播放量超过2000万的剧集数量,相较于上一年,从23部锐减至15部。
在此情形下,众多备受瞩目的项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出现了失误,这无疑加剧了整个行业的紧张情绪。对于平台方和制作机构而言,他们都迫切需要推动古装剧的改革。
这种调整首先体现在精品化方面,尤其是制作环节,即通过加大投入,制作出体量较大的作品,以此赢得观众的喜爱。
今年上半年播出的《藏海传》、《国色风华》、《折腰》、《雁回时》、《无忧渡》等剧集,在剧情质量达标的基础上,成功赢得了观众对制作质量的认可,从而实现了较为理想的剧集播出效果。
创新是关键,它专注于题材或风格的创新突破,“穿书”便是这一领域的创新实践。近年来,业界为了将古风小说创作出新的亮点,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诸如《为有暗香来》、《墨雨云间》、《九重紫》等剧目所标志的“重生剧”类型,已演变为当前最为关键的项目趋势之一;同时,自《墨雨云间》起尝试的将长剧“短剧化”的做法,现正逐步推动着这一趋势的普及,近期作品如《临江仙》和《书卷一梦》亦呈现出类似的创作理念。
自《永夜星河》问世后,备受瞩目的“穿书”题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重生”题材的一种深化与提升。
正如大秋所言,在网络小说的世界里,这两种概念并不陌生:“无论是穿越时空、重生转世,亦或是融入书中的角色,带给读者的快感都是相同的,即在预知未来后如何扭转命运的轨迹。然而,‘重生’这一概念往往伴随着一些伤感情绪,因为女主角需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命运轨迹;而‘穿书’则是为了生存,通常还包含着与异世界意志对抗的趣味化设定,其风格与前者截然不同。”
彤彤认为,“穿书”的好处还在于,它能全面满足当前的各种需求。
穿越类的题材在早期便被限制,然而这类作品的吸引力与带给人的愉悦感仍具有相当的市场吸引力。特别是“穿书”这一概念,它不仅具备与穿越题材相似的戏剧效果,而且还能避免穿越题材因过度娱乐化而引发的争议,这种创意极具市场前景。
从题材角度来看,“穿书”这一题材正逐渐显现出一些独特之处:这类剧集的基调追求飘逸,对异世界的想象则力求尽情展现;接着,这种异世界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与对比,能够创造出一些对现实进行解构的情节和笑料,而这些元素又与目前影视行业流行的轻喜剧风格相融合。
《传闻中的陈芊芊》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奇特异域;《永夜星河》中,角色需持续完成一系列任务以推进剧情;《书卷一梦》则巧妙地融合了异世界设定与喜剧元素,两者相得益彰。
然而,我们亦需认识到,这些对古偶的探索仅能作为一种思路,而非解决问题的最终结论。在探索过程中,众多尝试的结果参差不齐,后续表现各异。
正如深度剧迷泰迪对狐厂娱乐的观察所表达的观点:“观众究竟对古装偶像剧有何不满?剧情的同质化只是问题的一角,重复出现的男女主角、智力的降低以及缺乏吸引力的角色等问题,并非仅凭一种叙事方式就能彻底解决。”
古偶的改变,还有不少路要走。
改变仍在继续
接下来,“穿书”题材的内容还有不少。
《赴山海》这部即将开播的武侠剧集,由成毅、古力娜扎等实力派演员领衔主演,受到了众多观众的翘首以盼。该剧改编自温瑞安的经典原著,巧妙融入了“穿书”这一新颖概念,描绘了主角肖明明(由成毅饰演)意外穿越至一本武侠小说,以萧秋水这一男主角的身份在江湖中闯荡,最终成长为一代大侠的故事。
备受瞩目的剧集还有《成何体统》,由王楚然、丞磊等演员领衔主演。剧中,王翠花这一角色由王楚然饰演,她从职场新人穿越至热门穿书小说《穿书之恶魔宠妃》,摇身一变成为祸国妖妃这一大反派。在这里,她邂逅了同样身处异世界的穿书者张三,由丞磊扮演,他化身为一代暴君。为了保全自身,两人决定携手合作,共同改变故事的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那些开发周期较长的剧集作品,微短剧领域对于“穿书”这一题材已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
《成何体统》这部横屏短剧,以同一IP改编的形式新鲜亮相,由刘念、何聪睿等实力派演员担纲主演,开播后便展现出不俗的数据成绩。在此之前,李沐宸凭借《执笔》成功走红,而《姜颂》也凭借其良好的口碑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这些作品都无疑是“穿书”题材的一次成功探索。
这些短剧的创作尤为大胆,其中《姜颂》的主角并非来自穿越的现代人,而是原本应当被取代的古代女主角。她在剧变中实现了自我成长,逆天改命,最终甚至战胜了自诩思想更为先进的原版女主角,确实为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价值享受和愉悦感。
题材创新与叙事手法上的突破,对于电视剧集所产生的影响,这一点不难明了。至于在长篇剧集领域所发生的变革,恐怕也只是个初步的起点。
泰迪曾言:“在叙事手法上的革新,亦或在制作上的精细度,均能提升故事的整体质量;然而,现今的众多剧集,实际上并未充分展现出它们在设定上的独特优势。”
人们常说,大多数人尚未进入真正较量天赋的阶段,娱乐圈亦是如此。只要故事内容本身合格,这些元素便能成为关键的加分因素,然而,众多剧集却并未达到这一标准。
而彤彤则表示,“反古偶”作为一种重要的思路,值得继续保持。
过往的诸多设定存在重复、陈旧,甚至与现今价值观不符的问题,这些内容不仅应在剧中进行讽刺,更应在创作初期就努力避免,采取与这些设定相反的策略,或许正是适应现今的正确选择。
这种观念实际上在过去两年中已有体现,例如,许多男女主角都拥有令人惊叹的容貌和天生的贵族气质,然而,《花间令》中那位丑陋的收尸人却赢得了广泛的共鸣;而《长相思》中最为人称赞的部分,便是清水镇时小夭以“玟小六”这一普通医生身份的剧情。
众多古代寓言故事往往缺乏实际价值,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然而,接下来的创作或许将带来更多富有同理心的优质故事;这些故事将不再局限于描绘神仙与王侯,而是转向关注普通人物和微小的生活场景。
观众代入感的重建途径,不仅是古装剧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电视剧市场必须克服的难题。古装剧中的“反古偶”理念,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借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