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电影市场备受瞩目的佳作《长安的荔枝》确定于7月25日上映,恐怕未曾料到竟有其他大制作影片也选择在这一天上映。
毕竟,一山难容二虎。
春节期间,两部影片《哪吒2》与《唐探1900》齐头并进,共同领跑票房市场,业绩斐然,然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春节档期。
暑期档,不行。
电影界的资深人士对行业规则早已驾轻就熟。然而,唯独有这位男子,他似乎从未遵循过这些规则,而且未来看来也绝无可能。
姜文。
今日,姜文执导的电影《你行!你上!》宣布定于7月25日上映,那将是下个月同一天,届时观众将有机会同时观赏到两部备受瞩目的年度国产巨作。
姜文,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姜文,起初电影的名称叫做《英雄出少年》,但随后在网友们的呼声中,片名被更改为《你行!你上!》。
电影名称洋溢着姜文特有的洒脱与戏谑,然而一经点开今日的预告片,哎呀,简直更胜一筹!
一开始便问道——“那屋顶上方究竟有何物?”未曾想,他一连串的提问,竟也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此前众人皆言姜文欲让其子担纲主演,然而一经预告片曝光,不禁令人疑惑,姜文真的能胜任此等重任吗?
那三位经过海选选拔的普通琴童,在影片中展现的弹琴技艺都是货真价实的,这正是姜文注重细节的体现啊。
但观众也不由怀疑,时代变化太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王。
《邪不压正》问世已有七年时光,如今姜文是否还能制造出热门作品?有人如此评论:姜文似乎已经不再受到关注,他的时代似乎已经落幕。
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
王晶曾言,我国内地电影界职业导演数量不足,他们往往因灵感迸发而创作,这样的行为并不算作职业。他将这些人称为“业余手”。而真正的职业导演即便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作品达到70分的水准,一旦灵感涌现,作品评分则能提升至90分,甚至满分。
然而,我的观点却截然不同:现如今的中国电影界,缺乏创意盲目拍摄的专业人士比比皆是,而像姜文那样缺乏创意却坚决不拍片的“天才导演”却寥寥无几。
在这个时代,人们纷纷追求流量和票房,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大导演们,几乎都失去了表达的冲动,而姜文却是中国大导演时代中最后的坚守者。
可姜文拍朗朗的故事,能成事吗?
看完预告我就敢肯定,姜文,又要把中国电影的天给捅穿了。
01、姜文味十足,51秒预告抛出3大谜团
姜文,他就是姜文,不论你对他心生喜爱还是抱有偏见,你都无法抗拒地想要对他进行一番议论。
因为他是个人物,姜文拍了七年的电影,必定是个事儿。
回看《你行!你上!》的预告信息,满满的姜文味就扑面而来。
预告51秒,但他却为观众埋下三个悬念感十足的谜团。
谜团一,姜文到底怎么拍少年?
浏览剧情概述,若非官方正式发布,我简直难以置信:这是一部描绘一个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年,自小随父远行求学,踏上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成功登上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的感人励志故事。
哈?
细观那定档的海报,姜文、马丽以及那对可爱的小演员一家,正围坐在一架钢琴旁,一道光线透过缝隙洒落:以钢琴为舟,勇敢地向前航行!
哈?
重新审视预告片,其中最令我心动的画面,是那两位角色在屋顶上那片清澈的水面上欢快地奔跑,他们轻盈地跃过火车车厢之间的空隙。就在那一瞬间,我豁然开朗,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这不是姜文拍的励志电影,这算《阳光灿烂的日子》续集。
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怎么拍的?
第一场澡堂洗澡的戏,拍了足足3天,夏雨都快洗秃噜皮了。
马小军在演绎送别父亲的一幕时,剧本仅寥寥三行,但他精心布置,动用了20辆坦克,以及超过十架的飞机,耗时半月进行拍摄。最终,在长达四个小时的素材中,他精心剪辑,将其中三分钟的精华片段纳入了电影。
姜文始终是一位擅长执导年轻演员的导演,然而,他对待作品的态度却是,将“天道酬勤”这一美好传说予以解构。
少年的成就并非单纯依赖于天生的才能,亦非仅凭辛勤付出,而是源自一种近乎狂热的“不甘心”。
不服,才是姜文。
谜团二,姜文怎么拍成功学?
预告片中,姜文不断提出疑问:“那天花板之上究竟是什么?”“往上还有什么呢?”“往上还有什么呢?”
姜文决不会制作一部纯粹的热血励志成长题材影片,而这段台词巧妙地融入了黑色幽默,并对所谓的“成功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梦想啊、人生啊,不反思不是姜文。
特别是最后那段,父子俩相互激励,一个接一个地大声喊出“我能行!”“你也能行!”“我来!”“你去!”这看似只是父子俩在互相打气,却让我也跟着情绪高涨起来。
但这一段真的是燃吗?
这种独特的融合风格,这种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显得有些狂放,带有一丝超脱,难道,这又是姜文式的讽刺吗?
是不是我都被他装进去了还不知道?
第三个谜团,姜文怎么玩幽默?
《你行你上》戏里戏外,都是姜文的影子。
看来当年,姜文的那颗子弹还没完全射出,还在飞。
在如今流行以“内卷”一词诠释世间万象的当下,姜文或许正以他独到的表达手法,向我们警示,真正的进步并非仅仅是机械式的逐级挑战。
姜文的方式是什么方式?必然是黑色幽默。
这回怎么玩儿?我觉得会是视觉幽默。
预告中便已显现:在洁白的礼堂内,一场井然有序的音乐会正在进行;金色大厅中,光影闪烁;钢琴旁,一位少年正熟练地在琴键上舞动着手指。弹奏钢琴,竟能让人感受到一股震撼人心的气势。
拖着满是字条幅的直升机,飞速掠过天际。
人生的方向在何方?少年能否持续攀登?姜文自然明了答案,却故意选择缄口不言。
答案,装在幽默里。
让我说,这片子应该叫“让音符飞”。
飞到哪儿去?自己看去。
姜文继续担任主演,国内娱乐圈的重量级人物几乎悉数到场,他并未将关注点放在儿子身上,而是力捧了三位新晋演员。
姜文,讲究人。
先前网友的推测均不成立,影片中的少年英雄,正是由张乘郝、王硕珑、陆一三位经过海选脱颖而出的“琴童”依次登台献艺。
除了姜文之外,演员名单中还有马丽、于和伟、余皑磊、何赛飞、丁志诚、辛芷蕾、雷佳音、葛优、王传君、胡歌以及甄子丹等众多知名演员。
影帝,视帝,影后,视后,中国电影顶天的阵容了。
而从演技层面,他们同样也值得期待。
第一位,男主姜文
姜文的演技就不用说了,说姜文演技一般的去看看《芙蓉镇》。
姜文有这样一个习惯,无论影片中有多少大牌明星,只要是他亲自出演的角色,那么那个角色必定是男主角。
这次不会例外。
影片中的“疯狂父亲”姜文,顶着一头泡面般的卷发,口音地道东北腔,将东北硬汉形象进行了颠覆性的重塑,而且造型上更是酷劲十足,我立刻就能感受到,这角色塑造得相当到位。
他怎么演,我不知道,我就知道瞧好就行。
第二位,白发于和伟
预告片中各款造型都令人眼前一亮,然而,和伟的白发造型却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
于和伟站在车顶,表情中交织着焦虑、困惑与迷茫,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尚不明朗,却在一瞬间转变风格,呈现出一种近乎癫狂的画风。
姜文怎么拍于和伟,我很好奇。
第三位,喜剧女神马丽
片中,姜文演爸,马丽自然是演妈。
不难发现,国产喜剧,只要你让马丽演了妈,票房都不会差。
凭借其与众不同的气质,她能够在展现才华横溢的表演中,自然地融入喜剧的趣味。
不过看她和沈腾搭档多了,马丽+姜文什么感觉?
你说这电影我能不看吗,我能不看?
第四位,钢琴男神甄子丹
而他,绝对是本片最大的X因素。
注意甄子丹片中的动作,绝对不是打功夫,是在弹钢琴。
甄子丹会弹钢琴?会,而且很擅长。
他要演的是不是少年的师父之一,我太好奇了。
此外,你可曾见过“贵宾犬塑”葛大爷,“长发文青版”王传君,
海绵宝宝以方脑壳的形象出现,雷佳音演绎,还有身着80年代复古挂历风格的何赛飞与辛芷蕾一同亮相。
整吧,谁叫那个男人的名字,叫姜文。
03、不得不说,姜文的豪气藏不住了
前文已提及影片中的三个悬疑点,接下来,我将阐述三个明确的事实,这些事实同样与姜文紧密相关。
借助这个预告片,我们能够轻易地察觉到编剧、导演以及主演姜文在作品中所蕴含的细腻心思。
第一个小心思,依旧不在乎票房;
在《圆桌派》节目中,窦文涛曾向姜文提问,若拍摄过程中资金出现短缺,他会遵从谁的决策?
姜文反问,什么叫预算?
提一个小众的趣闻,姜文导演执导的影片共有六部,但其中只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两部作品是通过电影院渠道获得了票房收入。
没人低估姜文的才华,但才华未必就是爆款的保证。
好电影不等于好票房。
在电影《让子弹飞》里,他通过角色的台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赚取财富,从事商业活动,这并不丢人。”
可姜文要脸。他“是想站着,还把钱赚钱了。”
《让子弹飞》一举刷新了当年华语电影票房的记录,在庆功晚宴上,投资方负责人杨受成分发红包,对方却婉言谢绝,随后他转而递给对方一个装有800万元的红包。
若是王晶或陈思诚这样的资深商业导演,他们的盈利之道一目了然,那就是推出续集,比如《让炮弹飞》的续篇《让子龙飞》,续集的热潮自然接踵而至。
可为挣钱拍续集?你光这么想就是不尊重姜文了。
对优秀前作的“借光”,是成熟导演的安全牌。
可姜文还有——
第二个小心思,永远不打安全牌;
从预告看,姜文这新片无法归类。
喜剧、音乐片、励志片,都有一点,都不敢肯定。
从商业来说,这是大忌。
因为类型片有类型观众,类型就是最大的安全牌。
可姜文在乎类型吗?
姜文的作品总让人难以捉摸,他的世界充满了神秘感,这恰恰是姜文电影所独有的风格与吸引力。姜文的电影,永远让人充满好奇,想要一探究竟,他的世界究竟呈现出何种景象。
就算是大卖的《让子弹飞》,安全吗?
在“六子吃粉”这一幕中,姜文导演拍摄了多达十万尺的胶卷,而在“三巨头鸿门宴”这一场景里,姜文导演竟然反复拍摄了整整35次。
三家酒企看中了姜文,纷纷提出以数千万之巨的金额,希望在电影中为其产品进行非显眼的宣传,只需点到为止即可。
姜文同意了,那还是姜文吗?
姜文电影,安全是不可能安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安全。
第三个小心思:中国电影,你不行,我上
姜文曾言:“在市场的视角下,《让子弹飞》堪称佳作;然而,从创作者的立场来看,这或许并非如此,因为创作并非易事。人生在世,不应仅限于那些轻而易举之事。”
嚣张吗?嚣张,可他是姜文,他爱嚣张就嚣张。
你没资格,他有。
《让子弹飞》问世之后,他本已站在商业片导演成功的门槛上,只差临门一脚,然而他却选择了拍摄《一步之遥》,这一举动几乎让他再次与商业片的大门失之交臂。
接着的《邪不压正》,他还不肯妥协,保持了一贯的艺术调性。
2018年,《邪不压正》的票房成功突破4亿大关,而在此前一年,《战狼2》的票房更是高达56亿。
冯小刚说,这个年代你票房不到30亿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之后的七年,中国电影高歌猛进,《哪吒2》卖了多少亿?
154亿。
姜文始终关注着这个江湖,其热闹非凡,却也让观众心生困惑:中国电影票房节节攀升,那么下一部《让子弹飞》又将何时亮相呢?
难怪预告中姜文会问,“天花板上头是啥?”
对呀,是啥呢?
可姜文不好奇这个。
众多导演热衷于借助人工智能分析观众的兴奋点,竭力取悦观众之际,姜文却坦言:“真正的挑战并非在于讲述故事,而在于选择沉默。”
姜文是否认真细致地叙述故事存在难度?难道只是《让子弹飞》这样的故事吗?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讲述如此简单的故事。
他的后期作品,几乎摒弃了叙事的元素,转而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场既奇异又绚烂的梦境。
那么《你行!你上!》会是什么梦?还不知道。
尽管他坚守己见,但在商业化和喜剧电影盛行之际,他的做法似乎显得与众不合。
但有些东西,是不能用票房来衡量的。
中国电影这些年到底行不行,观众心里有笔账。
你行,你上。你不行,我上。
看姜文怎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