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_1834870192]
[id_1602468621]
可惜现如今欧盟主席冯德莱恩面临着手中再无任何底牌可出!
先是拒绝了北京的邀请,紧接着又公然对中国限制中企参与超过五百万元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行为进行了反击。
中国在经过两周的缄默之后,坚定地表达立场:“欧盟仍旧我行我素,相应的对等反击措施即刻启动!”
01
“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我是HelloKitty啊”!
上个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进行了谈判,这一举措使得双方的贸易关系得以步入稳定阶段;与此同时,当时的特朗普总统也开始对自身的关税政策产生了质疑。
眼看中方对美关税反制有效,欧盟也有了喘息的机会。
特朗普当时全神贯注于其他事务,专注于如何在中美后续的谈判中获取更多的优势。
特朗普似乎对欧盟事务不再关心,因此,欧盟的27个成员国决定联手,共同向中国发起挑战。
根据欧盟中国商会宣称:
欧盟成员国根据《国际采购工具》的规定,同意对中方企业实施惩罚措施。
即中国公司不得参与医疗器械行业超过五百万元欧元的招标活动,且此禁令将持续五年之久。
医疗器械这东西相信大家也都清楚,基本上都是大单。
这项措施不如直接调整为“禁止我国企业介入欧盟医疗器械领域的所有项目”更为妥当。
欧盟此举的意图究竟为何?回顾时间顺序,上月初正值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关税之战,他手中的关税武器犹如狂风暴雨般肆虐。
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表面上均与中国站在同一立场,共同抵制将关税作为武器的做法。
欧盟竟然对我们采取了这一举动,显然,欧盟的意图是要遏制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
当时我国明确表态,要求欧洲方面重新考虑对在欧中资企业实施惩罚性措施是否合理以及可能产生的长期后果,并警惕不要让政策手段转变为贸易障碍。
说实话,这番话已经非常客气了,不卑不亢没有丝毫威胁意味。
这显然是在为欧盟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其目的是要让欧盟明白,应通过谈判和对话等途径来解决问题,而非效仿美国的做法。
可惜,欧盟一意孤行不知悔改,那中国可不会惯着你!
02
如前所述,我国始终保持缄默,并未揭开那层窗户纸,实则在静观欧盟自行改正错误。
亦或者同中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结果在当地时间6.17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
知情人士透露,鉴于贸易争端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欧盟已决定取消原计划于7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说白了,欧盟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没什么可谈的”。
即便欧盟表现出不悦,我们依旧保持了礼貌,未曾让对方感到尴尬。在中国外交部举办的常规记者会上,发言人明确指出:
今年标志着我国与欧盟建立外交关系的五十载,面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剧烈波动,经济领域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现象尤为突出,因此,中欧双方亟需深化战略层面的交流与合作。
这话很好理解吧?就是在告诉欧盟你确定要这样一错到底?
老实说,我国的态度确实相当温和,毕竟这场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是由欧盟一方率先引发的。
去年,法国便提出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提议;鉴于法国的力量相对薄弱,它便试图联合欧盟共同采取行动。
高达35.3%的额外关税,瞬间便加诸于我国出口的电动汽车之上。
中方迅速作出应对,对“法国白兰地”启动了反倾销的调查程序。
中国堪称白兰地的第二大消费国,年销量超过3000万瓶,令人不解的是,法国竟然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
原本有些事情我们都是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然而既然你率先失去了仁义,那么也别怪我们不再秉持正义。
实际上,法国的确是希望与我国通过对话来化解争端,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并未展现出应有的谈判诚意。
没想到,眼看谈判无望欧盟选择直接对华发难。
当地时间5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将对源自中国的乘用车以及轻型卡车所使用的充气橡胶轮胎展开反倾销的调查行动。
中方商务部第一时间发声回应:“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这番话语中透露出强烈的警示,然而欧盟却毫无悔意,执意要试探我国的底线。
对了,差点遗漏了提及,在美中关税冲突进入高潮时期,欧盟也模仿美国做法,对小额免税包裹实施了额外的收费措施。
而中国恰恰就是出口小额免税包裹最多的国家。
又有消息传来,今年正值中欧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届时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有可能在七月期间对中国进行访问。
依据7月4日的报道,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与我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会面,依照常规,这亦是访问我国的前奏环节。
访问我国的同时,却对我国提出挑战?这真是与美国如出一辙的行径.....
03
面对欧盟无视我国展现的友好和真诚,执意对中国实施限制行动,我国也不再有必要对其保持宽容态度了。
7月6日,我国财政部在政府采购领域对某些源自欧盟的医疗器械实施了相应举措。
在采购金额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器械项目时,应确保排除欧盟企业的参与,但此规定不适用于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的欧洲资本企业。
同时,为了遏制欧盟通过中间商将医疗器械转销至我国,通知中亦明确指出:
参与此次活动的非欧洲企业,在所提供的进口医疗器械中,来自欧盟的进口额不得超过总额的一半。
通知是7.6日当天发的,也是当天实施的。
在商务部举办的常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这一问题,对各国记者作出了清晰的答复:
欧盟于6月20日推出相关政策,对中企参与采购活动设限,频繁对中国设立障碍。面对此情此景,中方已不止一次通过双边会谈表达出愿意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化解分歧的意愿,然而,欧方却依然我行我素。
注意这句话里的“多次”,也就是说咱们不是没给欧盟机会。
商务部发言人最后强调:“我国被迫实施相应的对等制裁策略。”
实际上,当前的国际环境是美方通过关税手段对抗全球多国,与此同时,我国始终坚持“广交朋友,多开辟道路”的理念。
可惜欧盟执迷不悟,坚持要对华发难,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04
不学习本国的优良传统,却刻意模仿美国,其行为公然违反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准则,充分暴露出其保护主义的本质。
关键在于,即便面对华发的难题,你也应当寻找一个更为充分的解释。欧盟所提出的理由,实际上是对我国针对在华欧洲企业所采取限制措施的一种反击。
话说中方什么时候对在华欧企限制了?胡说八道你是好样的。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吃饱了就骂厨子”!
需认识到,近年来欧洲企业在我国市场取得了显著份额,充分享受了我国发展的成果,如今财富滚滚而来,却心生“报复”之念。
在中方采取反制措施之后,法国财政部长迅速提出,应敦促欧盟增强对华的关税壁垒。
坦白讲,这些欧洲的老牌国家,这么多年来,实在是没有取得任何进步。
还以为自己是列强呢?
再说句不好听的,欧盟27个成员国里有资格上桌的能有几个啊?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向欧盟发出警示,强调若欧盟深陷中美贸易纠纷,其后果将难以承受。
显然,冯德莱恩并未接受劝告。在未来的日子里,欧盟很可能会遭受“双重压力”。
不过这点似乎也是特朗普最想看到的。
随着关税谈判的截止日期日益临近,特朗普显得异常焦虑,他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迫使主要贸易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
而根据当地时间7.7日的最新消息:
欧盟发言人透露,双方在商谈基础性协议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并承诺将不断推动贸易对话,力求在7月9日之前实现协议的签订。
只能向他们送上祝福,期盼欧盟能够具备与特朗普签订“公正贸易协定”的资质。
而不是像越南一样,签下了一份不平等条约。
05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倡导开放、包容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彼此尊重,相互让步,共同愉快地从事商业活动岂不是更好?何必故意制造麻烦,毕竟你手中并无多少优势可言!
目前我国对欧盟采取的反制措施,并非旨在施加压力,亦非出于报复心理,而是旨在向欧盟传达一个信息:
“只有通过谈判对话的方式,才能够让中欧关系走的更加长远”。
在之前的那场关税争端中,美国面对我国的反击,勉强维持了一个月,终究力不从心,不得不向我国作出妥协,主动发起谈判的请求。
希望这次欧盟撑得时间别比美国差太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