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子县持之以恒地贯彻法治原则,公正行事,将无序的上访行为转变为有序的上访,有效解决了农村社会长期存在的“无人管理事务”“无资金处理事务”的难题,不仅成功摘除了全国闻名的“上访重县”称号,还荣获了“全国信访工作先进县”的荣誉。
在一段时间内,长子县的信访量显著增加,进京上访现象频繁。其中,因纠纷而导致的停尸案件有13起长治市长子县 网,长期未解决的案件有18起,而棘手的久拖不决案件则超过40起。此外,还曾发生过一周内五个村庄七次围堵县政府大楼的严重群体性事件。
长子县县委书记张圣指出,观察这些案件,我们发现它们多数起源于一些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由于未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公正的处理,逐渐演变成大问题。最终,这些问题在事后才被被动介入,导致疲于应对,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凸显了信访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问题实质上揭示了社会管理上的缺失,以及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唯有强化政府部门的法治行政能力,切实关注农民的实际利益,方能根本扭转农村的混乱状况,确保农村的长期稳定与持续发展。
近年来,长子县不懈努力,已在全县403个村庄设立了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并以此为基础,以每30户居民为一个单元,构建了3500个服务网格。这些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承担着农村矛盾排查与调解、民俗习惯的改进、合同事务的处理以及房屋建设管理等四项民间自治服务职责;而服务网格则主要协助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向网格内的农民提供全面而细致的民间自治服务。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运作,其主任和网格长由村支部以及村委会共同推荐,并经村民代表选举产生。主任需遵守每日8小时的坐班规定,主要负责处理村里的民间调解事务。
在各乡镇地区长治市长子县 网,已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处理和解决那些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难以应对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村一级难以调解或者争议较大的民事纠纷,各乡镇已分别挑选并聘请了2至5名公正无私、擅长调解、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望的群众担任专职调解员,他们专门负责处理较大的农村民事纠纷,确保了“小事不致超出村庄范围”的原则得到基本实现。近5年来,全县有3100多起矛盾纠纷在村子里得到化解。
在将政法系统各相关部门以及信访、人社、社会工作联络中心等众多机构合并办公的基础上,我们设立了县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旨在为民众提供信访接待、心理辅导、法律援助、政策咨询、调解仲裁等一系列社会服务;同时,我们定期对全县范围内的矛盾和隐患进行全面的预测分析,并发布相关信息预警;此外,我们还对乡镇和村级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估。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该县各类诉讼及治安案件数量虽然持续上升,但已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信访接待量也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特别是成功解决了慈林镇失地农民集体上访事件在内的42起群体性案件,以及秦翠果长达30年的上访案件等30起超过20年的旧案,还有杨秀娥之子遗体停放问题等16起长期未解决的事件,这些成绩使得该县荣获“全国信访工作先进县”称号。(记者胡靖国、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