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竟会发光?除了萤火虫,人体这个部位才是最亮的?

近期,科学领域传来新进展,研究人员发现活体组织能够释放“生物光子”。令人惊喜的是,这次他们成功地在头骨外部探测到了人脑发出的生物光子,这一突破性的发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思考。

生物光子与超弱发光

活体组织能够持续发出微弱的光,这种光被称为“生物光子”。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超弱发光”。在电子从高能态跃迁回低能态的过程中,会通过辐射衰减的方式释放光子,从而产生超弱发光。有研究团队在生物组织中成功探测到了这种微弱且持续的光流,其每秒每平方厘米释放的光子数量在几颗到几百颗之间不等。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ww.wngjzx.com。

人脑生物光子的新探测

《交叉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对人脑生物光子的探测,这一发现是通过头骨外的技术实现的。实验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展开,研究人员为20名受试者佩戴了装有脑电图电极的帽子,以记录大脑的电活动。此外,他们还安装了面向受试者背部的超弱发光探测器,以区分背景光子。

认知任务与生物光子变化

研究人员对参与者在完成不同认知任务时超微弱发光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他们推测,在执行如视觉加工等消耗更多能量的任务时,超微弱发光强度可能会上升。然而,实际观察结果显示,当特定脑区的神经元活动增强时,与之相邻的探测器并未检测到光子数量的显著增加。

脑子发光梗图__脑袋发光啥意思

大脑加工与生物光子联系

穆鲁甘科学家推测,探测器未能探测到超弱的光照变化,原因可能是光子在脑内被消耗、吸收或分散,这一现象暗示大脑的处理过程与生物光子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然而,大脑的活动与生物光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

生物光子作用的疑问

在大脑中生物光子的功能方面,研究揭示了更多待解之谜。美国奥本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格拉姆利克提出了一个关键疑问:这种超微弱的光发射是主动地影响认知过程,还是仅仅增强了既有的认知模式?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能够阐明光子信号与神经元活动之间为何缺乏直接的关联。如需获取更多相关观点,请访问www.wngjzx.com。

光脑电图的未来潜力

罗切斯特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一种纳米级探针,旨在检测神经纤维是否能够传导生物光子。尽管大脑在运作过程中释放的光子可能并不扮演关键角色,但穆鲁甘及其团队提出的光脑电图技术,有望在未来成为一项无创性测量大脑状态的实用工具。

关于生物光子在脑内所扮演的角色,各界看法不一。您可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也欢迎您为本文点赞及转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闽东之光影像中心 渭南高级中学 惠东县港口中学 阳江市物业和房屋租赁管理所 东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财政局 衡水市委党校 鲁山县委统战部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