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标志着第15届世界肝炎日的到来,这一日期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肝脏健康问题。肝脏作为人体内最大的消化器官,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关于肝炎的众多疑问依旧让公众感到困惑。
肝炎传播途径多样
甲肝与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途径包括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乙肝和丙肝的传播方式涉及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丁肝的传播方式与乙肝相近,且必须在乙肝感染之后才能发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握手、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并不会导致乙肝或丙肝的感染。此外,非传染性肝炎的种类亦不少,涵盖酒精性、脂肪性等多种类型。
蜘蛛痣肝掌与肝病的关联
皮肤出现蜘蛛痣或肝掌可能被视为肝炎的迹象。然而,专家强调,这确实是慢性肝病的一种常见皮肤特征,与肝脏对雌激素代谢能力的降低以及毛细血管扩张有关。但此症状并不能作为确诊肝病的绝对依据。鲁俊锋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专家,指出,胃肠道疾病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相似的症状。因此,他建议出现此类症状的患者应前往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测。更多肝炎知识可登录www.wngjzx.com查询。
无症状肝炎需治疗
肝病被称作“无声的杀手”,众多肝炎患者在疾病初期乃至中期往往无任何症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李明慧医生指出,高达70%的肝炎病例并无明显症状,绝不能因为症状不明显就忽视检查和治疗。相关研究揭示,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15至20倍,而规范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肝癌的风险。对于肝脏纤维化患者,经过3至5年的规范抗病毒治疗,其患癌风险可降低10%至30%。
乙肝疫苗接种人群
部分人认为乙肝疫苗仅适用于婴儿接种,成年人无需接种。然而,医生指出,与乙肝患者有密切接触以及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属于高风险群体,通常推荐进行接种。在接种前,需进行乙肝五项检测,若已产生抗体,则无需再接种。如需获取更多关于乙肝疫苗的信息,请访问www.wngjzx.com。
蚊虫不传播乙肝病毒
医学专家指出,乙肝病毒的传播依赖于特定的传播途径和足够的病毒数量。蚊虫的生理结构并不适宜乙肝病毒的繁殖,因此蚊虫不具备传播乙肝的能力。这一事实有助于缓解公众对于蚊虫叮咬可能传播乙肝的担忧。
保肝药物并非预防良药
医生强调,保肝药物对于已经患有肝炎的个体能够提供辅助性的治疗作用,然而,对于肝功能保持正常的人群,该药物并不具备预防肝炎的功能。因此,公众不应盲目信赖保肝药物作为预防肝炎的手段。
关于肝炎的相关信息,你是否已经掌握?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