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减肥药物备受消费者青睐,其普及程度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引发了零售业的担忧,预计将显著降低杂货店的销售收益。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包括对丹麦经济可能产生的复杂和长期效应,均值得人们进行深入探讨。
减肥药推动丹麦经济
诺和诺德,欧洲企业价值排行榜上的佼佼者,其总部设在丹麦。该公司生产的减肥药品广受欢迎,对丹麦的经济增长贡献显著。这一成就不仅提高了就业率,还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众多人才涌入相关领域,进一步激发了丹麦经济的活力,使该国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果实。
零售商预警销售损失
7月18日,丹麦零售商行业协会(DSK)公布了一则信息。据分析,减肥药物可能引发丹麦杂货店销售额超过10亿丹麦克朗(约等于1.6亿美元)的下降。丹麦民众对减肥药物,特别是Wegovy(司美格鲁肽)的普遍使用,导致食品购买量减少,这一趋势似乎难以逆转。这一现象引起了零售业者的极大关注。
潜在用户消费减少
丹麦国内约有46.5万人可能使用长期减重药物,这一数字与BMI值在30或以上的人群规模相近。根据国际研究经验,这类人群在一年内的日常食物摄入量预计将降低5%至7%。服用减重药物的人群,其食欲和对零食的兴趣均有所下降,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年的消费支出平均减少1800至2600丹麦克朗,换算成美元,这一减少额大致介于280至400美元。
行业营收受冲击
丹麦零售业可能面临每年高达60亿至120亿丹麦克朗的销售额减少,这一损失占总营收的0.65%。DSK的首席执行官Jannick Nytoft指出,这种普遍的消费模式变化对日常零售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
未来形势或更严峻
未来面临的形势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如果减肥药以口服方式投放市场并降低价格,预计其使用者数量将会显著上升。目前,这种药物主要在丹麦的高收入群体中流行。从长远的角度分析,随着价格的降低和剂型使用上的便利性提高,其普及率有望得到提升,这将进一步加剧对日常消费品市场的冲击。因此,相关行业必须保持高度警觉。
美国市场已现端倪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减肥药物对食品产业可能带来更为明显的冲击。根据2023年的数据,丹麦16岁及以上的居民中,三级重度肥胖的比例约为2%,而这一比例在美国则上升至超过9%。近期,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巨头观察到消费者购物车中的商品数量有所减少。与此同时,零食、汽水以及快餐行业的股票价格因市场需求降低而呈现出下滑态势。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忧虑。
减肥药物在丹麦经济领域的影响呈现两面性,既有正面效应,亦伴随负面影响。零售业遭受的损失亟待解决,而经济结构的变动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我们诚挚地邀请各界读者分享观点,参与讨论,并对本文表示支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