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题为《女律师十年体检未发现“癌症风险”警示,最终确诊为肾癌晚期》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此事,爱康集团已对外发布情况说明,其中体检结果的准确性问题受到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事件回顾
从2013年到2023年,北京地区的执业律师张晓玲在爱康国宾进行了十年的定期健康体检,其血液中的癌胚抗原这一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持续保持阴性。然而,进入2024年,张晓玲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到了8月底,她开始出现腰部疼痛的症状。随后,在北京大学康复中心进行的体检中,医生对其进行了诊断,确认她患有囊肿。经过详尽的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于10月份对患者病情进行了细致分析,推测其可能患有“右肾透明细胞癌”,随后,医院迅速为她安排了右侧肾脏的切除手术。
病情恶化
张晓玲术后病情未出现改善迹象。自2025年2月份开始,她在国外医疗机构接受了检查,并确诊为“肾癌骨转移”,且疾病已发展至晚期阶段。她咨询了众多经验丰富的医生,得到的答复是,她所患的肾癌以及骨转移并非短时间内迅速恶化,若能在早期阶段被发现并接受治疗,原本病情本有希望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质疑
张晓玲表达了她的不悦,指出在过去十年中,爱康国宾的体检结果均未显示出任何异常。在年度肿瘤标志物检测中,数值均处于正常范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迹象。即便她向专业人士咨询了对体检报告的解读,得到的答复依然是“一切正常”。此外,2022年的体检报告也显示双肾没有出现异常。这些发现使得张晓玲对爱康国宾检测的准确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集团回应
爱康集团在收到相关投诉后明确表示,癌症检测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体检的具体时间、检测技术的选择、检测设备的性能以及医生的诊疗水平。并非所有癌症都能被检测出来,有些可能因检测技术的限制而未能被发现。若体检结果未显示癌症,这或许是因为当时检测技术的局限性所导致。爱康集团将对体检结果实施真实记录,并对无法检测出癌症的具体原因进行详细记录。针对这些原因,集团将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及专家进行深入论证与分析,基于此提出建议,集团将据此做出相应的决策。
过往投诉
近期,记者调查发现,爱康国宾旗下体检中心屡遭顾客投诉,问题集中在体检数据失准、误诊、诊断信息不全以及检查流程过于简化等方面。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公众对爱康国宾体检质量及可靠性的质疑,也引起了社会对可能面临类似问题的其他受检者的广泛关注。
引发思考
此次事件促使人们深入反思体检行业,体检的初衷在于及早识别并预防疾病。然而,若体检结果出现误差,其警示功能将无法发挥,甚至可能延误病情。鉴于此,确保体检机构提供准确检测结果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界人士对于如何增强体检中心检测数据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有何高见?欢迎您发表个人观点,我们期待您的宝贵意见以及您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