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升级浪潮,稀土永磁材料和固态电池技术正日益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
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系统以及风电设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稀有性和技术门槛正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出色的安全性、快速充电功能、卓越的循环寿命以及低温下的良好适应性,被看作是未来电池技术的理想选择。
稀土出口管控措施不断加强,同时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即将到来,这两个行业的合作正引领着开启一个价值万亿的市场新篇章。
在这波新兴产业的浪潮中,那些同时拥有稀土资源和固态电池技术的企业,极有可能吸引大量资金的激烈争夺。
经过细致的整理与探究,仅在稀土与固态电池这一领域,成功进行深度战略部署的企业仅有九家。
第一家:厦门钨业(600549)
公司优势显著:作为全球钨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坐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其稀土磁性材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列前三甲,2024年,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比重更是跃升至45%。
在稀土永磁产业布局方面,我们致力于打造“稀土开采、分离以及磁性材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年产量达到高性能钕铁硼磁体超过1.5万吨,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其中包括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供应商。
厦钨新能子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实现了LiNiCoMnO₂正极材料及氧化物电解质的规模化生产。公司已与欣旺达动力达成万吨级供货协议,并计划在2025年将产能提升至5万吨。
机构最新消息:该机构的实际控制方为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季度北向资金对其持仓达到3500万股,并且在此期间增加了148万股的持仓量。
第二家:格林美(002340):动力电池回收龙头
公司优势显著:作为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掌握着国内最完备的稀有金属资源化循环产业链,其前驱体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已成功融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了40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确立工作。
稀土永磁技术领域,我们研发了独特的“定向修复与元素补充”稀土回收工艺,该技术能从废旧磁体中提炼出纯度高达99.99%的稀土,每年可回收稀土氧化物超过3000吨,为金力永磁等业界领军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
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达到或超过300Wh/kg,已实现吨级批量出货;同时,超高镍正极(Ni91)产品通过了宁德时代的认证;此外,公司计划在2025年启动建设,预计年产量达10万吨的固态电池材料生产线。
机构动态:北向资金一季度重仓1.05亿股
第三家:我国知名企业中国宝安(股票代码:000009)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位居全球领先地位。
企业优势显著:其子公司贝特瑞在全球负极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的研发资金投入超过15亿元人民币,固态电池材料的专利数量在业内遥遥领先,服务对象包括松下、SK On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
稀土永磁领域布局方面,公司通过参股赣州鑫磊(持股比例为49%)进入了稀土开采和钕铁硼制造领域。赣州鑫磊的年产能达到5000吨,其产品主要应用于伺服电机和工业机器人行业。
贝特瑞子公司专注于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采用“硅基负极搭配硫化物电解质”的技术路径,该硅基负极的首效容量突破4200mAh/g,并且已成功应用于蔚来150kWh的固态电池包,预计到2025年,其产能将达到2万吨。
第四家:科恒股份(300340)
该企业具备锂电正极材料与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主导编制了20多项行业标准,2024年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率高达120%,同时,其产能利用率更是超过了90%。
稀土永磁领域:我国稀土发光材料市场占有率位列前五,成功研制出Eu³⁺激发的红色荧光粉,其光效提高了20%,目前已被应用于Mini LED背光模组,且京东方公司已成为我们的供应商。
固态电池所需材料中,三元正极材料(NCM811)的压实密度需达到3.8g/cm³以上,这种材料适用于半固态电池的生产。2024年,该材料将向国轩高科提供超过5000吨,同时实现28%的毛利率。
第五家:有研新材(600206)
企业优势显著:作为高纯溅射靶材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拥有稀土和集成电路材料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在2024年承接了科技部固态电池专项课题,其研发投入比例高达12%。
稀土永磁产量方面,我们拥有年产量达5000吨的高性能钕铁硼磁体,该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运用了晶界扩散技术,有效减少了重稀土元素的使用量约30%。此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变流器领域,并且是金风科技的重要供应商。
成功实现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研发出新型LLZO氧化物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高达10³ S/cm,辉能科技已开始小批量供应,并计划于2025年启动2000吨电解质的生产线建设。
第六家:中钢天源(002057)
公司优势显著:作为锰基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坐拥六个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此外,其磁性材料检测服务已遍布全球,覆盖了众多500强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24年荣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
稀土永磁领域布局情况如下:年产量达到1800吨的稀土永磁器件,利用HDDR工艺生产出各向同性的磁粉,其磁能积高达45MGOe,这些器件主要应用于军工领域的微特电机。
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成功研发了LiFePO₄/C复合正极材料,该材料满足了固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要求,并在电动船舶领域进行了示范应用,至2024年,其相关收入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
第七家:东方锆业(002167)
该企业优势显著:在全球锆制品产业链中占据领先地位,锆英砂自产率高达70%,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到62%,具备较强的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公司所拥有的稀土资源储备丰富,其下属的澳大利亚东锆矿含有约15万吨的REO,其中以轻稀土为主。公司计划于2024年启动一个年产5000吨稀土分离的新项目,并预计该项目的投产时间将在2025年的第四季度。
氧化锆材料,年产量达1500吨,纯度高达99.99%,是生产Li₇La₃Zr₂O₁₂电解质的关键原料。该材料已获得宁德时代的认证,并计划在2024年提供超过800吨的供货量。
第八家:三祥新材(603663)
公司优势显著:荣获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在氧化锆陶瓷材料领域国内市场份额位列前三,服务客户群体包括三星、华为等知名品牌,且2024年的研发投入比例高达8.5%。
稀土永磁产业布局方面,公司参股辽宁华锆,持有30%股份,该业务专注于稀土氧化物的分离处理;预计到2024年,公司权益产量将达到约1000吨,其产品主要供应给北方稀土。
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成功研制出以锆为基的固态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高达10⁻⁴ S/cm;已向清陶能源和卫蓝新能源提供样品进行测试;并计划于2025年搭建一条年产1000吨的生产线。
第九家:安泰科技(000969)
该平台由央企主导,汇集了三家荣获国家单项冠军的企业,2024年其军工配套业务的收入实现了90%的显著增长,同时毛利率高达45%。
稀土永磁产量方面,钕铁硼磁体年产量达到1.2万吨,生产过程中运用了薄带快淬技术来制造纳米晶磁芯,这使得铁损减少了40%,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OBC模块。
安泰创明,该参股公司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成功研发出基于MgH₂的室温固态储氢材料,其储氢密度高达6.0wt%,并且该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宇通氢燃料电池客车,预计将在2024年实现量产。
上述看法并非提供操作上的建议,需知股市投资存在风险,投资者应保持警惕。本报告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及审慎的原则编制,所引用的信息均源自公开渠道,本公司不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任何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