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月17日报道,历经八年的扶贫工作与五年的攻坚阶段,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山西长子县正紧密围绕乡村振兴的既定目标和任务,集中力量推进“五大振兴”,全力开启全县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助力产业繁荣,激发乡村经济增长新活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产业发展与繁荣至关重要,是根本所在。长子县正迅速推进农机装备整合、生态循环利用等十大项目的建设,通过局部试点、全面推广的方式,已成功打造了3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并相继建立了1个示范乡镇、1个省级示范片区以及3个示范村庄。同时,积极融入“数字政府”的建设进程,构建以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西寺头村和市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西汉村为焦点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监控体系,力求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截至目前,全县十大产业集群的产值已达到7.74亿元。
促进生态繁荣,打造美丽乡村新形象。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生态的宜居性至关重要。长子县以“六乱”整治为核心,推进村庄清洁工作走向常态化,确保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在所有行政村得到全面覆盖,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庄数量增至54个,所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被清除并实现零存量。同时,积极推广秸秆在肥料、饲料、基料、燃料、原料等方面的“五化”利用技术,使得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高达90%;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的配套率和粪污的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了98%和90%;目前长子县穷吗,全县范围内的清洁村庄和行政村的绿化率已达到90%,该县也因此被认定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县。
促进文化繁荣,激发乡村文明新活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风文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长子县颁布了《长子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有力地抑制了高额彩礼、豪华婚丧等不良风气长子县穷吗,使得村规民约的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成功建立了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和志愿创客实践营两大实训平台。此外,还大力推广了群众文化便民活动,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等多种方式,实施了“群众提出需求——服务中心分配任务——志愿者接受任务——群众评价服务”的服务流程,例如“在闲聊亭中讲述党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讲述长子故事”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共拥有国家级文明村镇三处,省级文明乡镇四处,市级文明乡镇三处,市级文明村达到三十五处,而八星级及以上文明户的数量已占全县总户数的百分之四十一。
推动人才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才力量。在长子县,农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已经顺利结束,成功达到了“一肩挑”全面实施和年龄、学历结构双重优化的换届目标。此外,该县正积极引进高校毕业生、本土人才、乡贤及市民、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干部,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与此同时,还迅速推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乡村治理与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种养加工技术能手及工匠三大专项培训计划的实施。目前,全县持有高级技能证书的农民占所有持证农民的比例已达到54.4%。
促进组织活力复苏,塑造乡村治理新格局。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组织振兴扮演着基础和支撑的角色。长子县始终坚持强化“三会一课”以及“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大力推广“三步四循环”工作模式,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已有399个村庄的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资产清查、成员身份核实、资产评估和股权分配等工作,并正式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颁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刻制了公章,并向成员发放了股权证书。同时,我们广泛开展了“听党指示、感受党的恩泽、紧随党的步伐”的宣传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30余场,吸引了2000多名群众参与,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正在不断上升。
脱贫摘帽并非终点,而是迈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目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正成为长子县人民接力的“接力棒”,持续推动他们向前迈进,同时也不断赋予他们稳定的幸福。(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