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丹朱镇、宋村镇森林防火工作检讨发言
近期,丹朱镇和宋村镇在防火管理方面存在疏忽,导致出现了违法焚烧秸秆和根茬的情况,这些行为对森林防火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两镇的分管领导进行了自我批评并发表了检讨性讲话。
来源:长子融媒
文明瞭望哨|维护社会公德 从我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损害了城市的整洁,还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氛围。在12月9日,记者实地探访了福源巷、丹朱大街等区域,发现乱丢垃圾、不佩戴头盔等不文明举动依然普遍。因此,我们在此强烈呼吁,大家应共同维护社会公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来源:长子融媒
长子县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共同庆祝合作创建医院三周年,并举办了座谈会,同时举行了三级医疗服务能力达标推进活动。
12月6日,长子县携手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共同庆祝合作共建医院三周年,并举行了座谈会及三级医疗服务能力达标推进活动。
自2021年起,长子县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达成共建医院协议。长子县人民医院得以借助和平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千名医师下基层”项目的支持,医院在管理、技术实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今年9月,该医院荣获省卫健委颁发的县级综合医院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标单位称号。
在长医附属和平医院与长子县携手共建医院的三年间,有效缓解了当地居民就医难题,开拓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使民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就医满意度。接下来,长子县人民医院将借助荣获“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标单位”的荣誉,充分利用和平医院在学科、专业以及人才等方面的丰富资源,严格依照建设规划,高质量地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和任务,从而促进长子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能力的拓展,全力保障全县人民的生活幸福和身体健康。
来源:长子融媒
长子一田种苗园区:冬季大棚育苗忙 播种丰收新希望
冬日虽闲人未闲,温室大棚内育苗正忙。近日,在长子县丹朱镇西寺头村的山西一田种苗园区,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种苗拼盘、灌溉、覆膜、嫁接等工作,全力以赴地保障了我市及邻近区域广大菜农对高品质蔬菜种苗的需求。
山西的这片田种苗园区面积超过120亩,设有8500平方米的育苗基地,按照订单模式种植黄瓜、西红柿、辣椒、西葫芦等种苗,每年可培育近7000万株。园区引进了先进的通风、供暖增温、遮阳以及植物补光灯系统,这些设施满足了种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此,培育出的种苗成活率高,抗病毒能力也强,深受众多种植户的喜爱。”一田种苗园区总经理赵守波介绍。
近年来,园区持续增强技术创新,对育苗棚的温湿度进行优化调整,实施病虫害防治,并实行定时喷灌等策略,显著提高了种苗的品质。所培育的蔬菜种苗表现出强大的抗病能力、良好的生长态势和较高的产量,赢得了用户的广泛赞誉。此外,在育苗的各个阶段,临时性用工达到30余人,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新的增收渠道。
(宋建敏 姚佳慧)
长子仁康医院:让患者重燃希望之光
尽管外面天气寒冷,然而在丹朱镇泊里村东侧的仁康医院眼科检查室内,却洋溢着温馨的气氛。12月4日那天,白内障患者马雪英在女儿的陪伴下,将一面绣有感激之情的锦旗交到了院长冯德海的手中,以此表达她重获视力的喜悦与感激。
母亲深受白内障之苦,历经多方医治却未果。幸得友人推荐,得以至冯院长处就诊。冯院长毫不犹豫地接纳了母亲,并成功为她进行了手术,使她重获光明。在了解到我家境艰难后,冯院长更是慷慨减免了手术费用,这份深情厚谊,我们永记在心。赵红梅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声音中带着颤抖,眼中泪珠闪烁。
马雪英,一位77岁高龄的老人,居住在丹朱镇中郜村,是当地的低保户。她长期受眼疾困扰,视力日渐衰退,到了今年秋天,她的视力已经完全丧失长子县压煤村最新消息,无法辨认周围的事物。面对这一困境,她的女儿赵红梅焦急万分,带着老人奔波于长治的多家医院,但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因为这一病例难度极高,没有医院愿意接手。就在她们几乎失去希望之际,村里的好心人推荐她们去找仁康医院的冯德海院长。
老人身体状况复杂,小脑出现萎缩,半身不遂,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病症,手术风险极高。然而,面对家属们眼中流露出的期待与渴望,我怎能心狠地拒绝他们?冯德海的话语,为这个困境中的家庭带来了温暖,也点亮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冯德海在入院后了解到老人家中经济拮据,女儿赵红梅需要长期照料母亲和婆婆两位长辈,整个家庭仅靠女婿微薄的打工收入来维持生活。于是,他立刻做出了减免老人全部手术费用的决定。
手术当天,眼科手术室内充满了紧张的气息。鉴于老人的听力大幅减退,他无法精确地遵从医生的指导,手术过程中眼睛不断移动。原本只需常规几分钟便可完成的手术,冯院长这次却花费了二十多分钟。当时,我们每个人都紧张得几乎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不禁为冯院长捏了一把汗。一位医护人员回忆道,冯院长始终保持着镇定自若的态度,依靠着坚定的意志和卓越的医术,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场极具挑战性的手术。
术后恢复期间,在医护团队的精心呵护下,老人的健康状况日渐好转,最终成功康复出院。冯德海与医护人员带着关怀的礼品进行了家访。见到老人在家中与村中邻里欢声笑语,冯德海内心充满了喜悦。“作为眼科医生,我有幸帮助众多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身为一名党员,我得以助力众多急需援助的民众,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满足。冯德海的目光中,流露出了坚定不移与不懈追求的神情。
医者心怀仁爱,医术精湛。冯德海行医二十余载,主刀手术数千例,屡次为经济困难的病人减免医疗费用。在他的引领下,仁康医院眼科凭借高超的医术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与信任。
(刘盼 陈尧)
长子县第一养老院:推进医养融合 托起幸福“夕阳红”
长子县第一养老院近期深入实践“公建民营”的运营模式,借助社会资源,采纳市场运作手段,拓宽服务范围,旨在更有效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最近,我来到了长子县的第一养老院,看到几十位老人正进行着保健操,整个现场洋溢着宁静和和谐。“我和老伴在这儿已经居住了十个月,从饮食到住宿,各方面都十分满意,感觉非常愉快。”78岁的王金水老人向记者分享道,他的妻子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持续的照料,而子女们因工作繁忙无法长期照顾,于是他们俩决定搬至县第一养老院居住。
长子县第一养老院携手长子普济医院,共建康复保健中心,全面承担老人的医疗护理任务。中心实行全天候值班制度长子县压煤村最新消息,医生、护士、护工各司其职,时刻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并照料他们的饮食和日常生活。在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陪护的同时,护理人员还精心策划各类趣味活动,旨在增强老人的体质和心理健康,达到乐中求健的效果。赵海珍老人正与老姊妹们欢快地玩牌,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轻声说道:“平日里,我们吃完饭后便在此地休闲娱乐一番,心情格外舒畅。”
长子县的第一家养老院占地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其内部设计容纳床位超过三百张,不仅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还包含医疗、康复、修养以及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目前已有134位长者在此安享晚年。
关于未来的发展计划,长子县第一养老院的负责人平路明表示,他们计划强化标准化建设,同时推进智慧养老和数字养老等新型模式,致力于提高护理和服务质量,使服务更加符合老人的情感需求,更深入地触及他们的内心世界,目标是打造一家五星级标准的养老机构。(宋建敏,和红波)
审核 | 李 刚
编审 | 梁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