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对仙翁山木化石自然保护区内的百余处裸露的木化石进行了明确的透明保护措施。相关图片由长子县木化石管理中心提供。
长治4月28日,中新网报道,长子县仙翁山藏有一处极为罕见的自然奇观——距今已有2.5亿年历史的木化石聚集地。这一独特的地理现象,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古生代时期的木化石群落。28日,通过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新闻中心的消息,我们得知长子县政府与北京的一家文化旅游集团达成了旅游开发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订了相应的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共同开发仙翁山木化石森林公园景区长子县是谁的封地,以此推动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长子县木化石管理中心的主管刘岩青指出,仙翁山的木化石群遍布于11个不同的行政村庄,其覆盖的区域达到了25平方公里的广阔范围。1993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经过勘查确认,仙翁山上的木化石群起源于2.5亿年前的晚二叠纪。这些化石树木的树种包括古生代的松柏木和大洋杉。其中,有一些化石树木是首次在世界上被发现的新树种。这一木化石群是我国古生代时期唯一的,同时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据相关资料显示,该保护区内部共有超过三百株木化石露出地表,其中最大的一株直径达到了1.24米,需四至五名成年男子方能围抱,其体积是北京中山公园内化石树体积的四倍之多;而最小的一株直径仅为0.35米,树体最长者可达14米。
刘岩青向记者透露,据专家研究,大约在2.5亿年前的晚二叠纪时期,此处曾覆盖着一片繁茂的原始森林。随着地壳的变动,那些高耸入云的树木纷纷倒塌并被埋藏。随后,这些树木细胞中的水分迅速被地下水中的硅元素所取代,最终形成了硅化木。经过漫长的地理变迁,这片远古森林在深层的覆盖、温度的催化以及压力的推挤作用下,以石头的形态得以保存。历经多次地质变动,陆地逐渐抬升,当这些林木再次显露于世,便转化成了现今的木化石。
28日,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新闻中心传来消息,长子县政府与一家文化旅游集团达成了旅游开发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正式签订了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共同开发仙翁山木化石森林公园景区,以推动县域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相关图片由长子县木化石管理中心提供。
长子县,古称丹朱的封土、西燕的旧都,得名于尧帝的长子丹朱被封于此。该县于2007年7月荣获联合国认证,荣膺“中国千年古县”的称号。近年来,长子县把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视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已对仙翁山木化石自然保护区内的百余处裸露木化石进行了透明保护处理,同时,也加强了景点间的步道连接、景观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并新建了景区环形道路、公园入口标志门等基础设施。
据了解长子县是谁的封地,在2018年,长子县委将仙翁山木化石森林公园项目的开发与建设提升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他们计划建设登山休闲观光步道,建设大型科普教育基地,并引入相关娱乐设施,同时打造生态采摘区。他们的目标是把仙翁山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