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为何能够迅速走红?这主要是因为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极为浓烈,激发起了读者一口气读完的冲动。“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久前,一场广西网络作家文学沙龙活动在漓江书院未来方舟店成功举办。来自广西的40位网络文学创作者聚集一堂,共同就网络文学的创作与推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广西作家协会承办了本次盛会。在主题分享环节,五位知名网络文学作家画骨师、烛、离人望左岸、小楼听雨、昭扶阳,聚焦“‘网文桂军’共绘网络文学新篇章”这一核心议题,就如何制作热门作品、如何创作现实主义题材、如何实现作品影视化等创作与传播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了网络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在自由交流的环节中,网络作家们基于自身的创作历程与写作技巧,对网文市场的机遇、创作的基本规律以及网文改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普遍认同,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坚守文化自信,增强创新思维,尤其是要重视IP全产业链的拓展,不断挖掘网络文学创作的广阔前景,以此不断增进广西网文在商业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和价值。
参与活动的作家们提出,广西应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网络文艺成为展现传统文化新形式的“新兴媒介”。他们建议,首先,深化非遗知识产权的开发与文化旅游的紧密融合,打造“文化象征—故事编撰—衍生产品”的产业链。接着,凸显广西的地域特色,建立涵盖山水、民族、海洋、边境等元素的数字资料库,并向影视公司和创作者敞开大门。第三,构建“汉语—英语—东盟各国语言”的翻译与制作链条,将广西生产的网络文艺作品翻译成多种语言,从而向全球进行推广。
据调查,广西现有超过一千名网络文学创作者,其中8位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另有46位加入了广西作家协会。这些作家在全国各大网络文学平台上发布了作品,涵盖题材广泛,众多作品已成功被改编成影视、有声读物、漫画等多种形式。(李宗文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