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激烈,正值RTX50系列显卡推出,各地还推出了国家补贴,再加上618期间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促销活动,价格确实比往年更加吸引人!老狐还有身边的几位朋友都趁着618这个机会购买了新款的笔记本电脑。
原本众人心情愉悦,然而不久后,小伙伴们开始怀疑自家的电脑出了故障,毕竟他们的电脑配置与老狐的相仿,然而在运行游戏时,帧数却显著低于老狐的,虽不至于造成卡顿,但小伙伴们仍旧因此感到不快。
大家都差不多的硬件配置,怎么我的帧数就比你的低?
老狐想要表达的是,电脑本身并没有问题,导致这种差异的真正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笔记本的散热设计不同。谈及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差异,其中的学问颇深,老狐便借此机会,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
散热设计决定性能释放
CPU与显卡在运行过程中均会产生热量,尤其在承受高负荷时,通常性能越强,产生的热量也就越显著。由于笔记本电脑的内部空间相对狭小,其散热系统难以达到台式机的灵活程度。因此,为了将温度维持在适宜的水平,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会设定一个整体的功耗上限,这一限制通常被称作功耗墙。也就是说,无论你如何榨取其性能,整机的能耗都不会突破功耗上限的限制。
至于功耗墙的具体上限究竟有多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果,散热性能越出色的笔记本,自然可以设定更高的功耗墙,进而实现更佳的性能发挥。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为何硬件配置相近,但老狐的笔记本在运行游戏时帧数却比朋友的高,原因很简单,老狐的笔记本散热性能更佳,性能释放更为强劲。
当然,老狐并不能就此断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比朋友的那台更出色,因为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复杂且需要不断权衡利弊的过程,不同的散热方法各有利弊。基本上,散热方式可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大类。主动散热涵盖了水冷和风冷技术。而被动散热方式则更为丰富多样,其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有热管散热、鳍片散热以及VC均热板散热。此外,还包括硅脂导热和液态金属导热等辅助散热手段。
五花八门的散热方式
通常来说,采用主动散热技术的设备散热性能更佳,能有效快速移除笔记本电脑内部的热量。此外,其结构设计相对简单,且成本相对合理。以常见的风冷散热为例,它实际上是在笔记本内部安装了小型涡轮风扇。通过提升风扇转速、扩大风扇直径、增加叶片数量,都能有效增强散热性能。然而,这也可能引起噪音增加,进而影响使用感受。
部分游戏本为了满足对性能和散热的高标准,会选用外接水冷系统进行散热。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这使得其散热性能优于风冷。然而,这种方案也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成本相对较高;其次,采用外接水冷的笔记本,其体积和重量也会相应增加。
热管散热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被动散热手段,其核心机制在于热管与芯片接触的一侧填充有特定的液体,例如酒精或纯水。当液体受热后,会迅速蒸发成气体,并沿着热管内部的空腔迅速流动至另一端。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鳍片相连接,即笔记本电脑的出风口处的金属散热片,该区域的温度相对较低。气体抵达此处后,便会重新转变为液体状态,在此过程中,鳍片会迅速移除热量。热管内部布满了微小的毛细结构,使得液态的冷凝物能够顺着这些结构自发地回流至热源端,这一过程犹如纸巾吸水一般,为下一轮循环做好准备,循环不断。
热管散热通常需辅以鳍片,其成本较为经济,但会占据笔记本内部较多空间,对内部布局提出了一定要求。此外,热管若弯曲过多,亦会降低散热效果。若想提升热管散热效能,唯有增加热管数量或扩大单条热管与热源接触面积,然而这些做法无疑会加重笔记本电脑的重量。
是否存在着一种既能确保散热效能,同时也能考虑到体积与重量的散热解决方案呢?
毕竟这年头谁不想既要有要!你别说还真有!他就是VC均热板,其散热原理与热管散热颇为相似,不过VC板的厚度越薄,内部液体的循环速度就越快,从而提升了散热效率。老狐打个比方,铜管散热就像用勺子一点一点地舀走热量,而VC均热板则更像是直接泼一盆水来降温,显而易见,哪种散热方式效率更高。至于缺点,除了价格较高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明显的不足。
到底该怎么选?
你以为这就完了?没那么简单,笔记本的散热套路多着呢!
上面所提及的仅是某一种单独的散热手段,而在实际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大多数厂商通常会依据产品的特定定位以及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综合运用一种或多种散热手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应依据自己的使用环境和具体需求来做出相应的选择,这正体现了“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分析”的原则。
职场中的佼佼者和商业界人士通常对性能不太看重,对散热的需求也不算迫切,他们更看重的是电脑的静音和外观设计。毕竟,在星巴克或高铁上,如果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器突然变得异常活跃,那确实会让人感到尴尬。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自然能理解老狐所表达的意思。
因此,针对这类商务人士以及职场中的佼佼者,老狐特别推崇的是那些运用均热板实现纯被动散热的笔记本电脑,例如Macbook Air和微软Surface Go。这类笔记本的能耗水平通常不超过20瓦,尽管性能表现平平,然而其自身能耗较低,产生的热量也不多,更重要的是,它们完全消除了散热时的噪音,且无需频繁清理灰尘,整体上显得格外优雅。
若对性能有一定追求,不妨考虑配备风冷和热管技术的轻薄型笔记本电脑,这类设备的功耗通常在25至45瓦之间。以老狐日常办公使用的联想YOGA Air 14为例,使用体验相当舒适。尽管它依旧保持了轻薄的特点,但相较于仅依赖被动散热的笔记本,其适应性更强,能够应对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此外,偶尔进行一些轻度娱乐活动也毫无压力。
老狐认为,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全能型笔记本电脑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类笔记本通常采用风冷加热管进行散热,而部分高端型号则配备了VC均热板。它们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功耗墙通常设定在45W至95W之间,且在体积和重量方面并不夸张。这样的配置足以应对日常工作和轻度游戏的需求。主打一个干啥都行,全面均衡。
颇具代表性的包括苹果的Macbook Pro系列以及联想的小新Pro系列。这些笔记本电脑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因此通常内置了多种散热模式以供用户选择。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可以选择安静或标准模式使用,而在需要高性能时,则可切换至全速模式。
若你打算购置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应对各类常见需求,那么挑选一款全能型笔记本通常是明智之举。
最终,对于热衷于游戏的玩家以及那些对笔记本电脑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老狐推荐优先考虑那些散热性能卓越的游戏笔记本或专业型工作站。
这类笔记本在散热配置上相当夸张,通常配备了至少三根较粗的热管,以及至少两把大尺寸风扇。此外,还有大面积的鳍片辅助散热,使得其散热性能极为出色。功耗上限通常设定在130W以上,而部分高端型号则更进一步,采用液态金属冷却技术,并配备外接水冷系统,以显著提升散热效率,功耗上限甚至可以轻松达到200W以上。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在重量、体积和噪音上做出妥协,但必须优先考虑的是卓越的性能和优异的散热效果。
做人嘛!玩得开心最重要!
搞清需求 按需选择
实际上,归根结底,笔记本的硬件配置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仅能确保笔记本性能的最低标准;然而,笔记本的实际性能表现,更多是受到其散热设计的影响。
说回到正题,正如我们一开始所讨论的,笔记本的散热系统设计是一项极其繁复的工程;由于体积和重量等多重限制,笔记本电脑无法像台式机那样拥有足够的散热空间。
因此,针对不同产品定位的笔记本电脑,在设计散热系统时,往往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出权衡。在挑选笔记本电脑时,消费者们还是应当明确自身的核心需求,并根据个人的使用环境来挑选最合适的产品。
参考资料:
华硕官网
联想京东自营旗舰店
IFIX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