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三星公司宣布将逐步淘汰DDR4内存的生产,转而集中精力研发和生产更高级、更具未来市场潜力的DDR5、LPDDR5以及HBM内存。紧接着,SK海力士也宣布,本年度将正式停止DDR4的生产,并将重点转向HBM(高带宽内存)和DDR5的研发。与此同时,长鑫存储也计划逐步停止DDR4内存产品的生产,全面投入到DDR5和HBM领域的研发之中。自六月起,美光公司亦对外公布,其DDR4产品线将逐步停止生产,预计在接下来的6至9个月时间里,出货量将逐步减少,最终实现全面停产。
随着原厂接连宣布停止生产DDR4内存,近期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DDR4内存的价格不断上涨,现已超越DDR5内存,部分厂商的报价甚至比DDR5高出了一倍。
DDR4的停产对服务器和PC市场有何种影响?在选择信创CPU时,我们应关注哪些要点,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AI时代DDR5将成为服务器“标配”
大型企业纷纷宣布停止生产DDR4产品。伴随着计算需求的持续增长,内存技术不断进行更新换代,从DDR3过渡到DDR4,如今DDR5接棒成为新一代。自2014年DDR4面市以来,它已经主导内存市场长达十多年,现在是它退居幕后,让位给新技术的时刻。
DDR5作为新一代内存技术,它在带宽、存储容量以及能耗方面相较于DDR4实现了显著提升,能够充分满足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以及高性能计算领域对于高频数据交换的迫切需求,并且支持更加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DDR5技术最突出的进步体现在其带宽的显著提升。其基本频率相较于DDR4的3200MT/s有了大幅度的飞跃,达到了4800-6400MT/s,这使得其有效带宽得以提升至1.5至2倍。在需要大量数据处理的环境中,这种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在人工智能训练过程中,DDR5技术能够将数据传输速率提高30%,从而大幅缩短GPU的等待时间;而在虚拟化技术领域,单台服务器能够承载更多的虚拟机实例,这直接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总拥有成本。
在容量方面,DDR5单条的最大容量可达256GB,这一数值是DDR4的四倍之多。因此,配备8通道的服务器平台能够达到4TB的内存容量,这样的容量足以容纳整个大型数据库。对于SAP HANA这类内存数据库而言,这种容量的显著提升,使得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变得切实可行。
在能耗表现上,DDR5的运行电压设定为1.1伏特,与DDR4的1.2伏特相比,单位频宽的能耗下降了10%,此举预计将为大型数据中心每年减少超过50万元的电费支出。
除此之外,DDR5具备片上ECC纠错功能,这有助于提升数据的完整度。DDR5技术不断得到改进,预计在未来的兼容性、性能和用户使用体验方面将显著超越DDR4。特别是对于对性能和安全要求极高的企业级服务器用户来说,DDR5显得尤为合适。
从长远视角来看,DDR5不仅仅是内存技术的更新换代,更是推动服务器从“通用计算”模式向“数据为中心”架构转变的核心力量。伴随着AI、大数据等领域的迅猛发展,DDR5所提供的更宽的带宽和更大的存储容量,将直接影响未来数据中心的服务性能和能源效率。目前,亚马逊、微软等主流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已经开始大规模地采用DDR5服务器。
四大存储品牌陆续宣布停止生产DDR4内存产品,这一举措使得DDR4内存价格攀升,同时DDR5与DDR4之间的价格差距也进一步缩小。据预测,明年DDR5凭借其更优的性价比有望成为服务器的首选配置,而DDR4则将逐渐从主流市场中淡出。
许家源,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分析师,提出以下观点:“在2025年的PC和服务器市场领域,DDR4的普及率预计将在20%至30%之间,而DDR5的普及率则有望达到70%至80%,这表明DDR5已经占据了行业的主导地位。随着DDR4价格的上涨,预计DDR5的普及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服务器CPU选型:能否支持DDR5“一票否决”
现代服务器的核心职能已由基础的数据传输转变为承载人工智能运算、实时日志分析、图像智能处理以及高密度虚拟化等繁重的工作负荷。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DDR5内存和PCIe 5.0高速接口技术已逐渐成为行业的新标准。这些技术的升级换代不仅显著提高了单台服务器的性能,更关键的是,它们能够有效应对并处理急剧增加的并发请求和海量的数据传输需求。
目前市场上支持DDR5标准的国产中央处理器数量并不多,下面是一份关于我国五大主要服务器CPU品牌的产品统计列表。
观察上表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华为推出的鲲鹏920升级版鲲鹏920V200、飞腾的腾云S5000C以及海光的4号74XX系列处理器,均具备DDR5内存的兼容能力;与此同时,市场上其他几款主流CPU,包括华为的鲲鹏920、海光的3号73XX系列、兆芯的KH-4000以及龙芯的3C6000,则仅支持DDR4内存。值得注意的是,飞腾S5000C支持DDR4内存标准,它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更为丰富的选择空间。
DDR5内存以其卓越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的运行频率以及更高的芯片集成度而著称,显著提升了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然而,若选用不支持DDR5而仅兼容DDR4的CPU或服务器,未来在技术支持与升级维护方面将存在较大风险。鉴于此,我们建议在服务器CPU的选择上,将支持DDR5作为一项关键标准,即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兼容DDR5的CPU。
PC机:游戏玩家优选DDR5,其他用户看个人偏好
选择DDR4还是DDR5的PC,取决于你是否是热衷于游戏的玩家或是普通使用者。在PC领域,DDR4目前仍能充分满足大多数用户在办公和娱乐方面的需求。然而,若要实现DDR4向DDR5的全面升级替代,尚需一段时日。
目前,DDR4的主要生产商正利用现有库存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由于库存量有限,这导致了产品价格的较大波动。若DDR4的价格涨幅过高,那么我建议您可以考虑选择DDR5,因为它的性价比显然更胜一筹。
DDR5的初始工作频率设定为4800MHz,而其主流版本则能实现6000至7200MHz的频率,其带宽相较DDR4提升了超过70%。在诸如《黑神话:悟空》和《赛博朋克2077》等高规格3A游戏大作中,采用DDR5-7200的帧率稳定性相较于DDR4-3600有大约15%的提升,特别是在4K分辨率下,其加载速度和场景切换的流畅性优势尤为明显。
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国内生产的中央处理器,涵盖了支持DDR5和DDR4两种规格,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来做出适当的选择。
观察上表数据,我们发现华为的麒麟9000C、飞腾的腾锐D3000以及腾锐D3000M、兆芯的KX-7000均兼容DDR5内存技术,相对而言,华为的盘古M900、海光的3350处理器以及龙芯的3A6000处理器则仅能支持DDR4内存。飞腾D3000支持DDR4标准,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预先考虑周全,实现了一步到位的升级体验,从而避免了用户在想要升级内存条时,发现CPU不支持而需额外支出更换CPU的尴尬情况。
本文主要从DDR的视角出发,对DDR4停止生产对服务器和PC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简要探讨,并对国产CPU的选型提出了注意事项。然而,在众多国产CPU型号中挑选一款满足采购要求的产品,不仅需要考虑DDR标准,还需综合考虑主流技术趋势、产品性能、持续供应能力、生态系统、成本、安全稳定性以及维修保障等多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