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市场突然热闹!多款新品来袭,消费电子板块要起飞?

记者 郑晨烨

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突然热闹了起来。

7月2日,荣耀在深圳推出了其Magic V5折叠屏旗舰手机,该手机仅8.8毫米的厚度,刷新了行业最薄纪录。在此之前,6月25日,vivo已正式发布了其新一代大折叠产品X Fold5。另外,三星Galaxy Z Fold 7将于7月9日正式亮相,而小米MIX Fold 5也预计在8月份与大家见面。

7月3日,A股市场中的消费电子领域再现久违的成交量激增,股价普遍攀升。蓝思科技(300433.SZ)当天涨幅高达11.4%,立讯精密(002475.SZ)上涨了5.45%,而工业富联(601138.SH)、宏和科技(603256.SH)等产业链相关企业股价更是封在了涨停板上。

该板块上涨的背景之一,是“苹果即将入局折叠屏”。7月2日,据悉,苹果公司的可折叠屏iPhone已于本年6月份正式步入P1阶段的原型机研发阶段,预计将在2026年的下半年与公众见面。实际上,我国A股市场上折叠屏铰链领域的领军企业精研科技(股票代码:300709.SZ)在5月份的一次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对投资者表示,关于“北美客户”即将推出折叠屏产品的传闻在市场上广泛流传,该产品“很可能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并解决目前折叠屏技术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关于具体的量产日期,天风国际的知名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提到,作为主要组装企业的鸿海,计划在2025年的第四季度初期启动折叠屏iPhone项目的正式生产,并预计在2026年的第四季度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量产。此外,郭明錤还预测,苹果公司推出的首款折叠屏手机在2026年的初期出货量可能达到数百万台。

一位来自A股精密制造领域的专家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透露:“众人翘首以盼苹果能引领一场折叠屏iPhone的潮流,预计2026年将成为折叠屏手机市场爆发的一年。”此外,蓝思科技的证券部门人员在接到记者的电话询问后回应道:“我们公司是率先加入折叠屏产业链的几家供应商之一,即便这项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我们实际上早已开始了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众多参与折叠屏产业链的企业均意识到,随着苹果这一“重量级选手”预计在2026年正式加入竞争,游戏规则、利益分配以及整个产品类别的最终发展方向都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然而,在苹果正式加入市场之前,折叠屏手机领域实际上已经显现出一定的衰退迹象。

一个市场 两种温度

当前折叠屏市场正面临发展瓶颈,众多品牌在今年对折叠屏产品采取了较为谨慎的策略,纷纷开始精简其折叠屏产品线。7月2日,IDC中国区的研究经理郭天翔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如是说。

在他的观察里,折叠屏市场并未如众人所预期的那样火爆:尽管近几年折叠屏在技术层面和用户体验上有了显著进步,然而诸如折痕、品质、售价、轻薄度等问题依然存在,且在相同价位下,其配置水平通常不及直板手机。这使得用户增长已达到饱和状态,除了商旅用户依然保持对这一产品的刚性需求外,大多数用户在尝试一番后,逐渐选择了放弃。

未来两到三年内,若不能取得显著进展或创新突破,消费市场恐怕仍将局限于小众的高端领域,目前来看,距离全面普及还有相当的距离。7月2日,头豹研究院的首席分析师游浩坤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折叠屏手机的用户反馈主要集中在产品使用体验和性价比上,许多用户在体验过新鲜感后,又重新回到了直板手机的选择。

路淑萱,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分析师,认为折叠屏市场正面临“增长瓶颈”与技术不断突破的双重局面。她向记者透露,尽管技术不断取得进展,但折叠屏手机仍存在明显的折痕、高昂的价格以及规格上未能完全与传统旗舰机型媲美等问题,这些问题依然在影响着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折叠屏手机的意愿。

上述结论在全球市场的宏观数据中同样得到了证实:依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的销量仅实现了9%的同比增长,与之前动辄达到三位数的迅猛增长形成了显著的反差;此外,另一家研究机构DSCC更是预测,2025年全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可能会首次遭遇年度的下滑趋势。

但在中国市场内部,相关数据呈现出的景象又有所不同。7月1日,CINNO Research的研究总监刘雨实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尽管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已进入存量时代,然而售价超过5000元的高端智能手机却逆势增长——依据CINNO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这类高端智能机的销量达到了7840万部,占据了市场的27%份额,而这一比例在2020年还只有区区的11%。

折叠屏手机,作为高端智能手机的重要代表,其市场渗透率正持续增长。据刘雨实向记者透露,2024年的渗透率预计已经从2023年的2.5%上升到了4.2%。

一方面,用户数量达到峰值,用户体验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呈现出一种“冷”的态势;另一方面,高端市场不断扩张,市场占有率逐步上升,呈现出一种“热”的势头。这种相悖的现象,不可避免地让业内人士感到迷茫和担忧。

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整个行业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了那个唯一的“局外人”——苹果公司。

万事俱备 只待“苹果”

在此之前,为何苹果在折叠屏技术方面进展缓慢?经过记者的采访,业界的共识是,这反映了苹果所采取的“后发制人”战略,也就是他们选择在技术和供应链都达到成熟状态之后再采取行动。

苹果公司往往选择在技术较为成熟之后发布新商品,对于早期阶段的风险持谨慎态度。为此,折叠屏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市场对该技术的接纳程度还需有所提升。在7月2日,万创投行董事总经理吴沛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刘雨实也对记者透露,折叠屏手机的生产链与苹果现成的供应链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表明一旦苹果公司决定涉足这一领域,它便能依托一个相对完善的供应网络,从而在成本控制和品质管理上取得优势。此外,对技术成熟度的这一要求,也暗示着供应商需展现出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耐心投入,而非仅仅追求眼前的订单。

在“耐心”与“投入”的支撑下,实则隐藏着折叠屏核心部件所面临的极其复杂的技术障碍。具体而言,折叠屏供应链所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精密制造”、“新材料”以及“显示技术”这三个关键领域。酷赛智能,作为一家知名的手机ODM企业,其高层管理人员向经济观察报的记者透露,以铰链设计为例,目前市面上普遍采用的铰链方案,其零件数量通常超过180个。在折叠过程中,这些铰链需要多连杆的协同动作和同步运作,对零件的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特别是某些零件,其公差必须控制在±0.005mm的范围内,这样才能确保铰链的整体一致性。

他进一步阐述,为了达成行业对轻薄化效果的追求,铰链的关键部件所需钢材强度需从1500MPa提升至约2300MPa,并且需采用如液态金属、钛合金3D打印等以往仅在军工产品中见到的先进工艺;在屏幕方面,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铰链设计为水滴形状,折叠时屏幕也呈现水滴状,但轻薄化设计使得折叠后的屏幕R角(弯折半径)减小,目前水滴形状的铰链R角基本只能达到1.5mm以上,若进一步减小,将可能缩短屏幕的使用寿命并加剧折痕的形成”。

正是由于这项技术的高门槛,屏幕与铰链在折叠屏手机中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成为其中价值最高的两个关键组件。

_折叠apple_折叠屏ip

7月2日,头豹研究院的行业分析师高梓睿向记者详细解析了成本构成情况。他指出,柔性屏幕模组的供应商报价普遍在1100元至2200元每套,这一价格在整机的物料清单中,长期占据着各个零部件价格之首的位置;而铰链系统的报价范围大约在350元至1200元之间,其成本通常占整机成本的10%至20%。

郭天翔和吴沛东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都向记者透露,相较于传统的直板手机,折叠屏手机中新增的内屏以及那复杂的铰链结构,构成了其硬件成本的主要部分。而刘雨实则进一步拓宽了高价值零部件的范畴,包括了盖板、电池以及散热组件等。

然而,供应体系的“成熟”性质仍是相对的,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即便在当下,折叠屏领域的一些上游产业链环节仍显得较为薄弱。以高梓睿为例,他表示,当前行业面临的一个瓶颈是高端材料与先进制造工艺,例如,柔性OLED的核心材料、UTG超薄玻璃等高端组件的量产良率和技术门槛,依然主要被少数国际龙头企业所掌握。

吴沛东同样指出,确保屏幕与铰链品质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削减生产成本,以及如何提升供应链的整合效率,这两个问题依然是业界未来必须攻克的关键所在。

应对这些困难,我国供应链领域的公司近年来已经完成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以7月3日为例,立讯精密证券部的有关人员向《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该公司能够为追求折叠屏或直板机产品的客户,提供包括连接器、声学元件以及无线充电模块在内的多种配件和模块。

在技术壁垒较高的面板环节,国产厂商也在持续发力。7月3日,维信诺(002387.SZ)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的采访时透露,公司对内折、外折、三折等多种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功运用了COE(无偏光片技术)等先进技术来减少能耗;与此同时,深天马A(000050.SZ)方面也向记者透露,公司已经与传音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2025年3月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出了其Z形态的三折叠概念手机。

中国已形成的供应链体系,以其高效运作、庞大规模以及不断进步的技术实力,为折叠屏这一尖端产品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与此同时,正是我国国产折叠屏供应链在数年间持续的技术沉淀与更新迭代,共同构筑了苹果等“后来者”实现“后来居上”的产业基石。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当“制造”不再是难题时,“实用与否”便成为了新的挑战。

摆脱“美丽小废物”标签

一个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孕育出成功的商品。在过去的数年间,尽管以铰链技术以及柔性显示屏技术等为代表的产业链技术逐渐趋于成熟,然而,折叠屏手机市场却一直未能打破“好评如潮但销量不佳”的困境。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的访谈中,吴沛东将产品在部分用户心目中的形象比喻为“美丽小废物”,他强调,若折叠屏想要真正普及于大众,就必须实现从“科技感十足的生产力工具”的转变。

问题的根本已不在于“能否制造成功”,而在于“制造出来的产品是否实用”。这恰恰是整个行业将注意力转向苹果的原因所在。当硬件不再是制约因素时,众人期待苹果能够带来一场不仅限于手机,而是从上至下全面超越的体验变革。

技术层面仍有提升的可能,我们还需继续期待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软件方面的要求显得尤为关键。郭天翔对记者指出,就如同人工智能一样,唯有让绝大多数消费者真正接受并愿意使用,方能推动该品类迈向更进一步的繁荣。

这恰恰被视为苹果最显著的优势。“假如苹果在2026年正式发布可折叠手机,那将是可折叠手机市场的一个关键转折点。”路淑萱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苹果一直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可靠性,通过iOS系统对折叠形态下的应用场景进行深度优化,从而打造出独特的操作体验。”对于那些对苹果品牌忠诚度极高的粉丝而言,一旦这款新型产品能够顺利地融入苹果的生态系统,那么它就有望显著增加折叠手机的整体销量。

高梓睿同样持有相近的看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提到,苹果的生态协作目标在于打造一个“MacBook-Vision Pro-折叠iPhone”的生产力闭环,以此形成安卓系统短期内难以逾越的体验障碍。当一台设备不再仅仅是独立存在的硬件,而是成为庞大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无缝连接的“节点”时,它的价值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软件领域之外,市场同样热切期望苹果能够凭借其卓越的工程技术实力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对当前折叠屏技术中存在的硬件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精雕细琢”。

高梓睿指出,为了解决用户长期以来的耐用性、折痕、手感以及续航问题,苹果可能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选用具有高耐用性的非晶态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来制造铰链,以此增强折叠的寿命;通过采用内置填充物的独特铰链设计,来消除现有产品中常见的折痕问题;以钛合金材料打造机身,从而显著减轻重量;配备能量密度更高的硅碳负极电池,以缓解用户对续航能力的担忧。

然而,要将这些仅存在于专利和实验室中的尖端技术,成功转化为数百万消费者可信赖的成熟产品,仅凭苹果自身的研发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的是一场涵盖整个产业链的协作模式革新。

传统手机项目大多采用成熟的制造工艺,基本上由终端品牌提出技术需求,行业内已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来满足这些需求,技术难题相对较少。然而,上述酷赛智能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折叠屏的研发过程则截然不同,它需要多个领域和跨学科的技术创新,这促使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JDM(联合设计开发)的产生。

终端品牌需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与供应商携手进行联合设计开发,先行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共同商讨材料选用、结构设计以及可靠性的提升;此外,还需共享人力资源、实验室测试设备等资源,以此加快研发步伐。据分析,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品牌与供应商甚至可能签订协议,共同分担技术开发失败的风险。

这种由基础的“甲乙方”关系向共同承担风险的研发联盟的演变,预示着创新活动不再仅仅是手机品牌单方面提出需求,而是整个产业链从底层到高层、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动态过程。

那么,一个在软件生态系统和硬件细节方面重新塑造的产品,它将如何对当前的市场布局造成影响?关于这一点,行业内人士持有两种截然对立的预测。吴沛东持乐观态度,他相信苹果的加入将引发一场技术变革,折叠屏或许将成为下一代智能手机的典范形态;而高梓睿则持谨慎态度,他提出苹果加入的预期必须满足两个关键条件:首先,在硬件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其次,需证明折叠设计对普通用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若未能有效控制折痕,实现生态的紧密协作,恐怕将重蹈苹果公司推出的智能音箱HomePod初时备受瞩目、后逐渐失去热度的覆辙。高梓睿如此警示。

在这其中,安卓制造商也感到了担忧:苹果的加入,是打算通过树立行业标准来扩大整个市场,从而实现“水涨船高”的互利共赢;还是将依靠其强大的品牌和生态系统,进一步稳固高端市场的格局,对现有竞争者构成生存压力?

“苹果加入市场”对当前折叠屏市场布局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针对折叠屏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受访嘉宾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吴沛东与路淑萱均预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三折叠乃至卷轴式的产品将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郭天翔则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未来的折叠屏市场“不会涌现出太多全新的形态,屏幕显示比例的调整或许会是最大的变化”;游浩坤也指出,折叠屏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在“显示面积与便携性之间的平衡与权衡”上,而非单纯追求折叠次数的增加。

然而目前来看,不论是对于软件生态的构想、硬件细节的雕琢,亦或是关于三折叠、卷轴等新型形态的讨论,所有技术发展的路径和商业竞争的较量,其结果终究取决于——苹果公司对其首款折叠屏产品的定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

温馨提示

百亿补贴福利攻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