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武当山站传来了喜讯,襄阳供电段襄渝上行线K90+800至K95+500段的避雷器更换工程已顺利完成。在此过程中,襄供21单元的供电和设备运行已恢复正常。此次施工成功克服了众多挑战,进一步增强了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www.kaifumap.com。
施工挑战
列车数量众多、运行周期较长,同时遭遇高温天气,这对铁路的维护和施工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襄渝线的集中维修工作是集团公司年度施工计划中的关键环节,旨在全面排查设备隐患、消除潜在的行车事故风险。由于山区线路众多、长度较长、气温极高、人员配置紧张以及运输需求增加等因素,施工的难度显著提升。
集中修概况
第一阶段施工主要在十堰车务段所辖的汉丹线陈家湖站至襄渝线胡家营站区间展开,涉及襄渝复线的350公里线路。该工程自5月下旬开始实施,历时40多天,完成了包括大型捣固和道床清筛在内的关键作业。施工内容广泛,包括道床清筛、钢轨更换、道岔更新等,共计10多项任务。
施工成果
本次集中维修已超额完成日计划任务,共计467项;同时,管内施工预备会议已召开493次;施工运输组织方案编制与审核工作完成了1724项;各级管理人员对施工组织现场监督共计295次。线路的平顺性和设备的可靠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列车运行更加平稳,从而为旅客带来了更优质的出行体验。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www.kaifumap.com。
应对措施
该段内容针对诸多挑战,实施了多项应对策略。首先,进行了超前的部署和准备,以确保施工活动能够按序进行。其次,严格审查施工方案,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再者,加强施工现场的执行力度,以维护施工质量。此外,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闭环管理,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人员贡献
刘斌,十堰车务段安全技术科助理工程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个人休息时间,每日对14条施工日计划进行严格审核。他所提出的改进措施显著提高了天窗的使用效率,使其利用率达到了98%以上。陈家湖站站长樊昌君每日坚守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小花果站站长岳明辉则连续40多天坚守现场,确保施工安全;车务段副段长黄刚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最终成效
在襄渝线全面维修期间,十堰车务段所辖范围内,施工并未引发列车延误或旅客滞留,成功实现了运输组织和施工的双重目标。此举不仅确保了旅客的出行安全,还为防洪防汛工作及暑期运输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此次集中维修对铁路运输长远影响的看法,欢迎各位点赞、转发文章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