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世界技能博物馆内气氛热烈,举办了“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之‘技动青春’活动”,该活动仪式隆重开启。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师生超过140人齐聚一堂,共同踏上了这场跨越文化界限的技能探索之旅。此次盛会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技能实践的平台,同时也搭建了各国青少年友谊的桥梁。
技能殿堂之约
世界技能博物馆是全球首个以“世界技能”命名的博物馆,它是由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及世界技能组织三方联合创建的。该博物馆在2023年正式向公众敞开大门。馆内陈列着来自全球五大洲、39个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国家和地区的超过800件展品。众多国内外师生在参观后,仿佛体验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技艺对话。
互动装置引趣
学生们踏入展区,四大互动装置,寓意着“生活必需品”,迅速吸引了众人的视线。装置周围聚集了众多跃跃欲试的学生,他们对这些新颖的互动设备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些装置不仅引发了学生们的探求欲,还让他们对技能的实际运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荣耀时刻驻足
“全球运动成功展示区”中,1953年款的老式焊枪与2017年获得的阿尔伯特·维达奖杯并排展出。众多同学纷纷停下脚步,目光聚焦,全神贯注地观察,体会着技能成就的辉煌瞬间。这些展品不仅记录了技能发展的轨迹,更激发了学生们对技能不断精进的动力。
榫卯比赛高潮
游览活动行将结束之际,榫卯结构的拆解竞赛使得现场气氛达到了顶点。学生们动作敏捷,甚至在主持人讲解尚未完全结束时,便已迅速演示了榫卯部件的拆解步骤,引发了观众席上的阵阵惊叹。一位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学生不禁感叹道:“榫卯结构的设计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即便是通过观看复原视频,我也无法将其完全拼装复原。”””这一幕使得大家对中华传统工艺的智慧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传统技艺体验
在活动现场,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我国历史悠久的雕版印刷技术,并成功复制了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图案。在这次体验中,他们深切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技艺传承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世赛分享激励
陈亦凡在亲身体验技能之后,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世界技能大赛的诸多细节,同时公开讲述了自己作为参赛选手的成长历程。他激励同学们说:“即便不身着战甲,亦能成为英勇之士;一双灵巧的双手足以改变世界的面貌。”会场上,掌声此起彼伏,同学们深受鼓舞。
活动即将落幕之际,主办方向在榫卯技艺竞赛中表现出色的12位“榫卯快手”以及在世界技能大赛知识竞赛中脱颖而出的8位佼佼者,颁发了“世赛技术小能手”的荣誉证书。世界技能组织市场与传播部的负责人肖娜・布瑞克指出,此次赛事有力地推动了各国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活动即将结束,各国青少年共同高呼“掌握技艺,铸就未来”,这声音仿佛唤醒了2026年上海世赛的青春记忆。关于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技能体验活动,您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