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林镇荣获“全国文明镇”称号,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其获得的认可,还预示着小镇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该镇凭借其独特的吸引力,正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正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稳步前行。
宜居小镇筑梦新篇
柘林新镇已成功吸引了一万八千名居民,他们在此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该镇正按照田园式品质小镇的规划稳步发展,逐渐展现出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多元化风貌。在此基础上,柘邻坊推出了“月亮市集”,这是一项全年性的主题活动,每月都会设定不同的主题,并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组织,为市民带来了充满生活气息和新鲜感的生活体验。
产业园区发展定制
柘林镇在本年度,对四大产业园区实施了旨在提升发展质量的专项规划。新申园区正着力“夯实基础,加强产业链”,临海工业区正执行“增强密度”的方针,南华亭园区正在推进“全方位转型”,胡桥园区则在推动“伙伴型培育”。这些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园区的支撑功能,为全镇的经济增长奠定稳固的基础。
农业增收模式多样
华亭村成功培育了“柘树下”这一农副产品品牌,其线上销售平台“京东柘林馆”上架了36种特色农产品,销售额顺利超过了20万元,有效助力了22户村民收入增加。王家圩村则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将藏红花种植与林地资源有效结合,产能提升了40%,不仅促进了生态保护,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双赢。
农文旅融合新探索
全镇成功设立了五个具有特色的民宿聚集区,如“小森营地”等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了互联互通。一系列活动,包括“大地流彩·上海市乡村嘉年华”,吸引了超过万名游客。通过农业、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乡村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同时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
闲置资源盘活智慧
迎龙村的“恋链轻舍”民宿项目有效示范了如何运用“柘林模式”唤醒沉睡资源。同时,“椿萱庭”这一基于农村宅基地的养老模式,在2024年从1家试点扩展至4家运营机构,并规划在2026年实现覆盖16个村庄的宏伟目标。
文化传承亮点多
柘林镇坐拥8项国家级及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拥有47处文物保护单位。“非遗过大年”等系列文化活动已步入常规化轨道,文化创意产品正逐步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四进”项目正致力于培育新一代的传承者。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该镇荣获上海市“非遗在社区”示范项目的荣誉称号。镇域内设有五家非国有企业运营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关键支柱,同时,新旧文化场所的结合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强烈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