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南宁某活动现场,柬埔寨教师大卫·图克就其在广西参与电商培训的经历进行了分享,此行为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广西正致力于建设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间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这一举措对于促进双方技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活动盛大开启
2025年7月15日,广西南宁举办了世界青年技能日广西宣传活动及广西技能大师联盟的成立仪式。活动现场洋溢着热情,来自东盟国家的28名学员,包括大卫·图克,获得了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一成就凸显了他们在技能培训领域的显著进步。该活动不仅是对学员学习成果的认可,同时也彰显了广西在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育上的坚定意志。
技能展示丰富
广西于当日举办了一场技能展示活动,活动内容涵盖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此次活动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职业技能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使双方人员能够直接观察对方的技能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合作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东盟国家的学员得以接触中国的先进技术,从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培训成果显著
自7月4日起,来自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28位教师代表参与了“技能联通东盟:2025衣·食·商师资赋能计划国际培训班”项目。这些教师分别取得了缝纫工、电子商务师以及中式面点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泰国教师朴米·才迪指出,他们通过培训掌握了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纸样的技能,认为这些先进技术值得学习,反映出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
平台搭建有力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学院副院长黄荣媚表示,该学院致力于构建合作平台,已与国内外超过30家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了40多个国际化项目。此外,学院还设立了包括中国—缅甸纺织服装现代工匠学院在内的6个国内外基地,累计为东盟国家培养了超过5万名学员,并造就了众多技术人才。
职教出海推进
广西作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和前沿阵地,正积极推动职业教育走向海外。目前已建成47个培训基地,17所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以及10所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这些举措旨在构建一个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平台,为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技能人才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未来前景广阔
广西致力于构建中国—东盟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目前已显现初步成效。双方合作的不断加强预示着,在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等领域,未来将涌现更多丰硕成果。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东盟国家的技能水平,还将推动中国与东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您认为广西构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将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产生哪些额外的积极效应?欢迎点赞、转发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