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于7月14日对外发布信息,对2025年上半年消费领域内备受关注的投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短视频平台上AI深度伪造技术的滥用现象导致带货相关投诉数量增加,这一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考虑到消费市场的复杂性和问题的频繁出现,接下来将逐一探讨五个主要的投诉热点。
网络游戏消费乱象
2025年上半年,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共处理了757起涉及网络游戏消费的投诉事件。在这其中,杭州市高新开发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受理了黄某的投诉。黄某于2025年1月通过参与抽奖活动,购入了某款网游的时装。但是,当他于3月2日登录游戏时,发现游戏开发商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修改了时装的外观,与销售时的样子存在明显不同。此类行为任意更改商品特性,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教育培训问题频发
教育培训行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但与此同时,师资力量不足、合同中对消费者权益的限制等问题也屡见不鲜。在今年的上半年,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共受理了1288起涉及教育培训消费的投诉案件。尽管从表面上看,该行业似乎一片繁荣,但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给家长和学生们带来了诸多困扰,他们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往往感到焦虑不安。
智能产品售后堪忧
上半年,全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共处理了568起关于智能产品的消费投诉。在杭州市余杭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接到了张某的投诉。张某于2024年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两个智能马桶,商家承诺提供十年的质量保障。但在维修过程中,张某得知所购产品并非正品,因而无法明确故障原因,也无法进行维修。面对这一系列令人不满的智能产品售后服务,我们不禁要问:消费者的权益究竟该如何得到有效保障?
电商网购陷阱重重
在2025年的上半年,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累计受理了8586起涉及电商网购的消费者投诉事件;在这些案件中,与短视频带货相关的投诉量明显增加,显示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王先生的投诉,指出某短视频平台播放的“啤酒促销”视频涉嫌利用AI技术模仿代言人,并宣称“全网最低价”。这一做法导致众多消费者上当受骗,受害者难以追踪到相关责任人。在电商网购环节,消费者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旅拍服务名不副实
杭州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接到张某的投诉,该投诉内容是关于他在2025年1月于杭州一家旅拍平台所购买的酒店旅拍套餐。该套餐拍摄出的照片效果与平台先前宣传的内容有较大出入。商家以旅拍服务作为赠品为由,拒绝退还张某所支付的费用。原本应该是一次记录美好回忆的旅拍活动,却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困扰。
对于此类消费行为,消费者应采取何种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我们也衷心希望您能对本文给予点赞并转发,以此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些消费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