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正式与观众见面,受到周星驰影响的众多新晋喜剧演员纷纷踏上了单口喜剧的舞台。他们所演绎的精彩段子,已然成为了当代人们获取快乐的重要源泉。
观影完毕后,我立刻迫不及待地想向大家强烈推荐:喜单第二季!真心喜欢!绝对值得一看!!!
教主、付航被挑翻?
脱口秀后浪推倒前浪?
单口喜剧的吸引力在于其不断的惊喜。在第一期节目中,就出现了不少令人意外的情节,“老将”们接连遭遇了挫败。
我必须为“老人”发声,实际上他们已经表现得相当出色。小北一开场,依旧显得轻松自如,那副不拘小节的模样,他调侃自己一家人在投资领域都是“卧龙凤雏”,无论投资什么项目,似乎总是以失败告终。
教主的段子仍旧一气呵成,妙语连珠,五分钟的表演宛如一场精彩的五分钟独角戏,毫无雕琢痕迹,将接受近视矫正手术的经历描绘得栩栩如生。
去年夺冠的付航,热情依旧高涨。他眼中闪烁着光芒,手臂挥舞,仿佛回到了我们学生时期学习速算的时光,那滑稽的模仿总能让人忍俊不禁,笑得肚子疼。
但,就这么强的“老人”,还是输了?
今年的新人都是“怪物”吗?
新人们战胜资深人士,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人物设定给观众带来了新颖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能够带来一些独特的观察角度。
李酌妍,被誉为“冷面笑匠”或“天生脸臭”,她讲述了自己拥有一张被形容为“厌世脸”的面容,然而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她的外貌时而显得平凡,时而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高级感”,显得颇为荒诞。
另一位“怪物新人”嘻哈,甚至挑翻了付航。
连续的梗一个接着一个也就罢了,可没想到她的肢体动作竟然比付航还要丰富,即便隔着屏幕,那股高能量的气场也让我感到震撼,她一张嘴就能轻易地调动起他人的情绪。
其他演员的评价中,她给人的感觉并非是真实的活人,更像是诈尸归来!她的身体里仿佛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牛劲!
拥有体育生、国家定向越野大赛冠军以及国家二级运动员多重身份的背景,使得嘻哈表演充满了强烈的能量;而空姐的职业经历,则为嘻哈脱口秀增添了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
我最偏爱她的那种“女侠”风范的行动力——在他人沉浸于怨气之时,她已通过实际行动表达不满,为行业利益大声疾呼,奋力争取权益。
台上,她讲了很多民航行业的“不合理”规则。
例如,规定空姐必须穿着丝袜显得极不合理,毕竟在飞机遭遇紧急情况时,丝袜不仅会妨碍行动,还可能引发火灾,那么这样的规定究竟是为谁带来了便利呢?
乘务员协助乘客放置行李的情况亦然。她过往作为旅客,曾出手相助一位费力搬运行李的空姐,此事甚至引发了热议。随后,中国民航局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指出乘务员并无责任协助非老弱病残乘客搬运行李。
我是直到嘻哈提出这一点,才意识到这些事情的不合理。
文学领域存在一个特定概念,称之为“陌生化”。而脱口秀节目实际上是将众多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使观众在瞬间察觉到其中的荒诞之处。嘻哈风格的段子,实则是在质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难道就一定正确吗?
她的答案是:有些规则不合时宜,就应该改变。
新晋演员,象征着崭新的人生轨迹,独特的观察角度。脱口秀舞台专为大众搭建,在这里,我们得以目睹生动的日常生活,聆听各式各样小人物的,邂逅世界中的“另一个自我”。
女性脱口秀:
脱口秀有自己出走的决心
新晋演员活力四射,《喜单2》中众多女性单口演员纷纷登台亮相,她们台词功底深厚,内心情感炽热如火。
职场新人黄一瑾在谈论职场骚扰问题时,提及了一种特殊情况——“深夜领导表白”,即便黄一瑾本人反应敏捷,也只得采取“打哈哈”的方式巧妙应对。
“因为176个哈就可以把那句话顶到我看不见的地方。”
来自山东临沂的房主任,这位年逾半百的农村女性,成为了本次活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起初,你或许觉得她只是在说笑,随后又以为她在述说艰辛,然而聆听至终,你将领悟到,她实际上是在平静地述说自己的新生——自从签约成为独角喜剧演员,她终于有了勇气结束长达三十年的压抑婚姻。
无论何时,人们都有机会重新开始。主持人庞博将这一段话称作是脱口秀中的“离别的勇气”,在她讲述完毕后,现场观众纷纷泪流满面。
听房主任讲述那些趣事,每个人的脑海中便会勾勒出一个与她形象相近的女性形象。众多中年女性在无人理解与支持的困境中,往往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然而房主任却并非如此。她将脱口秀化作锐利的子弹,勇敢地向那糟糕的生活发起了一记有力的反击。
房主任曾经为了守护两个女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个糟糕的丈夫。如今,她成为了脱口秀的成员,也将得到脱口秀的悉心呵护。
今年杨笠并未现身,然而她去年所提及的“你听,这便是血肉疯狂生长的声音”这一言论,正逐渐变为现实。
女性登台的人数日益增多,她们的声音和讨论的话题也日渐丰富,去年或许可以用“枝繁叶茂”来形容,那么今年则更像是“激情四溢”。
单口喜剧演员的“先天真气”,
在这里被续上了
《喜单2》在本年度展现出较强的造梗能力,其整体效果与上一季相比,更显成熟与稳定。
这得益于节目成功发掘了大量“古灵精怪,可爱至极”的新面孔,同时脱口秀节目的话题内容也逐步聚焦于自身,着重于内向性格的挖掘,从而使得新人的“人设优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踏上喜剧舞台的每个人,都携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气息”,这股气息源自他们独特的人生旅程。经过数十年的沉淀,那些由特定角色塑造的苦涩、喜悦、愤怒等情绪,已与观众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迅速地传播开来,感染着每一个人。
今年房主任的“决意离职”与往昔黑灯所遭遇的“眼底黄斑病变”,均可视作新来者携带炸弹闯入竞技场,一旦引爆,便能令所有对手措手不及。于是,你便会目睹那携带炸弹的新人兴奋地高呼:“我要挑战最强的对手!”
这种状况本质上属于积极态势,脱口秀的进步离不开新力量的注入,亟需有更多怀揣“天然活力”的人加入其中。然而,若从演员与行业的长远视角考量,当这种天然活力逐渐消退之后,演员们如何实现创作上的传承,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技术难题。这一问题的解答不仅关乎演员所能达到的高度,更关乎整个行业所能达到的深度。
在《喜单2》这部作品中,我们得以欣赏到独特的人物设定,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奇兵表现。然而,面对王越这位“资深玩家”所涉及的“老生常谈”——即月经这一话题,奇兵的优势似乎显得不够明显。
王越关于女性话题的论述,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何为“续上了气”的创作风范。
她依旧运用了关于自身外貌的“陈旧笑料”,然而显而易见,她的作品经过了深思熟虑和精心雕琢。其中,“你正在认真上课,却突然有人拿树来撞击你”这一情节,巧妙地跳出了女性特有的生理体验叙述,转而深入探讨了“药物化男性”以及外貌引发的“合理质疑”等议题,最终又巧妙地回归到女性的心理体验叙述。整体而言,作品既引人发笑,又结构严谨。
谈及月经这一话题,单纯的趣味性段子似乎显得不够吸引人,甚至让人感到有些尴尬。
因此,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究竟该如何述说,才能避开“我要说”的局限,又该如何表达,才能确保观众不是因为疲倦或其他因素而无法笑出声来呢?
在这点上,我认为小鹿表现得相当理智,喜剧演员可以以“女性”形象登台,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将《女儿红》打造成一场场持续巡演且观众络绎不绝的专场。
这里的核心,依然是关于“第二口真气”的讨论,不仅演员本人需对创作进行深入思考,而且他们还需学会从观众那里获取比“反馈”更为丰富的信息。
以付航为例,线下演出时总有一批观众在第一排挥舞着香蕉,反复念叨着“动物园喂猴”的陈词滥调,我瞧着都觉得有些腻烦,然而付航本人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众多即兴之作,网络上一讲,实则背后线下需尝试百次,去年喜单决赛中,他依旧凭借“猴”这一梗,巧妙地演绎出类似《动物庄园》的幽默段子,从中挖掘出既深刻又荒诞的内涵。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陈词滥调,因为生活所能触及的范畴毕竟有限,演员所亲身经历的故事素材自然也是有限的。即便你为了创作笑话而选择亲自步入婚姻殿堂(当然并非如此),又能经历几次这样的婚姻呢?
真正能够提升职业生涯品质的优秀作品,始终源自你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从中挖掘出那些荒诞不经的元素。正如道家所言,“气生金莲,循环往复”,这或许正是其核心所在。
本次嘻哈表演聚焦于空姐的丝袜与高跟鞋,这类元素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她以此为创作的起点,不过并非简单的直白吐槽,而是遵循喜剧演员的基本功。
江山历经岁月,代代涌现杰出人才,然而喜剧的核心理念始终如一,它源于生活而非人物设定,揭示世界的荒诞而非仅停留在愤怒之中,这才是真正的创作精髓。
有更多的新人学会这一点,喜剧未来的路也就越宽广。
E姐结语:
我对第一期节目结尾的那句话情有独钟,其大意可以概括为:在命运恶作剧般戏弄我们时,幽默便成为了最为有力的反击。
这个时代的喜剧作品,并非引导观众逃避现实,反而赋予人们勇气与力量;"喜剧之王"的称号,也不再仅仅是电影界巨头的专属,而是属于每一位敢于向命运挑战的普通人。
《喜单》这部作品让我深感意外,其中的单口喜剧表演者,尤其是那些充满活力的女喜剧演员们:她们将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幽默的段子,用笑话打破陈旧的观念,她们让月经的羞耻感、职场的骚扰、压抑的婚姻在欢笑中变得荒谬可笑。
尤其是,她们所讲述的并非仅仅是苦难,而是那份坚定不移的觉醒与行动。房主任的“离岗”,王越的“澄清”,李酌妍的“轻蔑”……她们正以笑声为武器,投身于一项更为崇高的使命——
致所有被生活重击、被困境缠绕的人:
即便身处地面,我仍将坚定地仰望璀璨的夜空。或许在来年的4月8日,你也将有幸遇见那令人惊叹的奇观。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第一期《喜单》你最喜欢的演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