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款阵风战斗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为何它在投入市场后仍能销售超过300架,而歼10和苏35却难以打开销路?实际上,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
印巴之间的空袭事件,向全世界展示了各国武器装备的显著差异;原本销售量领先的法国“阵风”战斗机,在与我国歼10的较量中,却出乎意料地毫无还手之力。
高价购置并无实际价值的战斗机,那些采购“阵风”的国家难道是愚蠢的吗?
绝对不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视野绝不会昏庸到看不清事物的本质。“阵风”并非毫无战斗力,其销售成绩斐然,正是因为它曾有过辉煌的战绩,曾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英阿马岛冲突、阿富汗冲突、利比亚冲突、叙利亚冲突等,阵风战斗机均取得了显著战果;面对局部冲突,其卓越的多功能性能得以充分展现。
中系歼10为何市场表现不佳?关键在于缺乏实际作战记录,相较之下,“阵风”战斗机自投入服役以来,始终以其卓越的性能不断赢得客户的信赖。
消费国纷纷以数十架的规模进行采购,再加上法国达索公司的积极营销,使得“阵风”战斗机在局部冲突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法国的军事实力有限,无力研发重型战斗机,因此只能在中型战斗机领域发力。尽管“阵风”战斗机声名显赫,但其威力主要局限于局部冲突之中。
在遭遇全面战争或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阵风”的表现变得无声无力,印巴冲突便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面对一对一的战斗,“阵风”尚能应对,然而一旦遭遇军事策略的联合攻势,“阵风”便只能承受打击。
歼10卖的不好,还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有关。
当时,美军凭借其压倒性的强大实力,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姿态在战场上对伊拉克进行了痛击。两国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显而易见,悬殊巨大。
美军一旦介入,伊拉克士兵便丧失了作战能力,士气全无,自然提不起战意,不仅自身表现不佳,还拖累了从我国引进的700辆69-II式坦克。
战后,我国专家亲赴战场进行实地考察,经过一番整理分析,他们惊愕地发现,伊拉克军队在美军重压之下,士气低落至极,士兵们纷纷丢弃了装备,原本69-II式坦克的威猛之势根本未能展现出来。
萨达姆的指挥出现失误,导致海湾战争惨败,国际社会也因此对中国制造的武器产生了质疑,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中国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自己宣传的再好,没有实战战绩,哪个国家愿意当小白鼠?
萨达姆曾摧毁了其声誉,导致我国系武器在实战中鲜有露面机会。然而,近年来,这一状况有了显著改善,我国系武器逐步踏入实战领域。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冲突实际上为中系武器做了一次生动的宣传,购买战机的性能并非首要考量,政治层面的因素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没有人愿意与出售战斗机的国家发生冲突,因为这只会自找麻烦;法国的军事实力确实出色,然而,国内产品却并不理想,印度在这件事上吃了大亏。
购入了法国的战斗机又能怎样?毕竟关键信息尚未掌握,面对歼10的强势压制,只能任其蹂躏。若想调整战术,却因缺乏关键数据而束手无策,“阵风”战斗机只能孤军奋战。
歼10并非寻常之物,巴基斯坦购得此机,实则是一整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此次对印度的反击,正是得益于我国所提供的全方位组合服务。
这场战斗,让巴基斯坦倍感自豪,同样,它也是中国系武器大放异彩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