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融汇村镇银行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让红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果”
本报记者 李冰 牛瑞
金秋时分,踏入长子县鲍店镇河岸村的红薯交易市场,种植者们正熟练地处理着新收的红薯,去泥、分拣、装箱……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些圆润硕大的红薯让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整个市场充满了丰收的欢愉。
我们对长子县融汇村镇银行多年来的援助深表感激,他们不仅为我们村输送了资金,还助力我们推广了产品。若非银行的鼎力相助,河岸红薯的繁荣景象恐难实现。鲍店镇副镇长宋冰洁如此表达。
河岸村的土地以沙质为主,特别适宜红薯的生长,因而这里被誉为“红薯村”。2016年,该村创立了红薯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注册了“河岸红薯”的品牌,为种植者提供了从种植到收获再到销售的全程服务,使得红薯种植在村里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趋势。到了2019年,“河岸红薯”光荣地被纳入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名录。但需注意的是,任何产业的成长与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
去年年初,河岸村很多农户遇到了红薯销售难题。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长子县融汇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农户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他们迅速组织了一支金融服务团队,针对红薯种植的时效性、种植面积以及资金使用特性等因素,采取了上门服务的方式,为农户提供一对一的代销帮助。此外,还在银行网点开设了“河岸红薯”的专门销售点,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地村民解决销售难题,有效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长子县融汇村镇银行助力我们渡过难关,如今我村的红薯产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河岸红薯的价格也从去年的每斤不到2元,上涨至现在的3元以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河岸村村委会主任李志荣如此评价。
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金融行业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丹朱这片土地上,长子县融汇村镇银行作为支持农业和小微企业的有力力量,近年来始终秉持社会责任,不断完善服务架构,逐步扩充业务范围长子县产业现状,创新推动产业的高效发展,全方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为更有效地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助力“河岸红薯”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长,在国庆节来临之际,该行携手鲍店镇河岸村村委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融汇银行情系乡亲”河岸红薯推广活动。在承继去年成果的基础上,今年长子县融汇村镇银行的所有支行网点以及服务站,同步开展了对“河岸红薯”产品的推广、代销代售以及客户预订等工作。
小红薯变身农民的“金果”,如今在金融资金的滋养下,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户投身于红薯种植行列,村民们的荷包逐渐丰盈,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实现了成倍增长。
长子县对红薯、青椒等特色农业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融汇村镇银行积极开拓“助力农业、惠农政策、振兴农村”的新路径,研发了多款旨在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创业梦想的信贷产品,为地方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自今年起,该行特别为长子县的农户们量身定制了“幸福卡”以及“大棚贷”等信贷服务,在信用记录达标的前提下长子县产业现状,农户凭借一张身份证便能够轻松贷得3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在急需资金和担保难题上的困扰。
长子县融汇村镇银行董事长张宏伟强调,他们秉持着振兴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宗旨。未来,他们将继续承担金融业的使命,通过更加完善的金融产品体系,满足中小微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他们致力于成为农民朋友的贴心伙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金融支持。
截至目前,今年该行已发放涉农贷款总计118605.87万元,这一举措有效地促进了丹朱地区相关产业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