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剑》的结局部分,李云龙完成南京军事学院的学业后,正巧遇上了1955年的军衔授予典礼。身为一位历经红军岁月的老干部,然而,李云龙的军衔却仅仅是少将。与此同时,他的老战友们,诸如赵刚、丁伟以及孔捷,也都获得了少将军衔。面对这一军衔,他们心中同样有所不满。然而,对我而言,我更想知道,李云龙的军衔是否会就此停留在少将这一级别?
需先审视其职位,彼时的李云龙担任何种角色,彼时他乃福州军区C军的代行军长。由于此为代理职位,此代行军长非正式军职,彼乃副军级官员,故而授予他少将军衔并无不妥。然而,观剧可知,李云龙后期能够顺利转为正式军长,晋升为军职,如此一来,岂不是意味着李云龙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我并不这么认为,许多人觉得李云龙的将军军衔显得有些低,然而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如果你去查阅相关资料,会发现李云龙这位少将军衔其实相当高。我在翻阅1955年授衔的历史时发现,当时获得少将军衔的共有798人,而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仅有8人晋升为少将,到了1961年至1965年这四年间,晋升为少将的人数也只有1360名。总之,李云龙的少将军衔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既然如此,这不就意味着李云龙若想实现晋升,面临的挑战极其艰巨吗?确实如此,这是事实。据我们搜集到的资料分析,虽然从大校晋升到少将的例子有200多人,但晋升至中将的高级军官却寥寥无几。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从中将开始,就不是军长级别,甚至追溯到1955年授衔时,那些能被授予中将头衔的,都是级别极高的领导人物。
在1955年的授衔典礼中,共有175位将领被授予中将军衔。细观他们的职位,绝大多数都担任着司令员或副司令员的要职。相较之下,李云龙的C军代理军长显得有些逊色。尤其是在那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能晋升至中将的人寥寥无几。
李云龙的少将头衔,在我看来,其价值已经颇高。我总觉得李云龙和他的两位同伴,似乎是得了好处还不知足,总是显得有些得寸进尺。从我的角度出发,李云龙的生活状况可以说是相当优越了。你只需稍微想象一下,就能明白这一点。假设你是李云龙,能够晋升为少将,若运气稍逊一筹,或许只能混个大校。毕竟,他在过去的时间里犯了不少错误。按照李云龙的情况来看,他能够混到大校,已经算是相当宽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