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玉娟
阿里巴巴集团进军即时零售领域,旗下仅成立两个月的淘宝闪购平台,于7月2日对外公布,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向消费者和商家推出“直接补贴”措施,补贴总额高达500亿元人民币。
美团、饿了么、京东等知名平台企业遭到五部门约谈,外界普遍推测外卖补贴的竞争可能就此平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在众多提供快速零售服务的平台中,诸如“超倍补”、“饿补超百亿”、“百亿补贴”等字眼依旧十分显眼。
淘宝闪购特别投入了500亿元用于直接补贴,通过向消费者派发高额红包、提供免单优惠卡、以及官方补贴的统一价格商品等方式,来极大地提振消费热情;同时,还向商家提供了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以及免除或减少佣金等优惠政策,旨在确保商家的盈利空间,推动商家生意的持续增长。
6月23日,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携手,共同承担起履行订单的能力,随后被纳入中国电商事业群的大家庭,与淘宝等平台携手共建大型的消费平台。在此期间,阿里巴巴明确表示,将利用庞大的线上流量来促进线下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仅仅一周之后,淘宝闪购便通过实施补贴政策,将即时零售的竞争力引向了线下商业领域。
淘宝闪购近期公布,其日订单量已超过6000万笔,订单准时率高达96%。在这些订单中,不仅包含了外卖食品的配送,零售订单的同比增长也达到了179%。至稿件发布之时,平台发布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自补贴政策实施的首日,零售商家的日订单量较5月2日业务正式开启时增长了超过一倍,其中雪花、零食很忙等商家订单量增幅超过十倍,鲜花品牌鲜花使者的订单量更是激增了410%……
这种通过大量资金投入以实现迅速扩张的策略,已由互联网行业中的众多杰出人物证明其有效性。
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专家委员郭涛指出,这恰恰是淘宝实施闪购补贴策略的初衷:在短期内,这一策略有望激发消费者的冲动购物欲望,从而显著增加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和订单量。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补贴政策有助于淘宝闪购迅速吸引大量流量,加强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市场份额,并形成“补贴吸引新增用户-吸引更多商家加入”的良性循环。
当然,要评估淘宝闪购的补贴政策是否奏效,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商家留存情况、用户重复购买比例以及市场份额的变动等多个维度。郭涛认为,除了短期内的流量增加,线下商家更加关注的是总成交额的提升以及这种策略的长远影响。
淘宝官方在其公众号发布的大额补贴计划中,特别强调了“全民共享”和“外卖优惠”等关键信息。这一举措使得郭涛推断,淘宝在市场投放的500亿元巨资中,更加注重直接补贴消费者,而商家所得的收益则必须以薄利多销为前提。
在此之前,京东外卖的合作伙伴曾提出,该平台与餐饮业商家在补贴成本的分配比例上设定了四个不同等级,部分商家与平台各自承担10元费用,旨在通过百亿补贴的宣传活动,让消费者享受到“满40元立减20元”的显著优惠。
平台间的激烈竞争迫使商家不得不被动地加入补贴战,这种所谓的“内卷”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家的经营负担。
美团网的创立者王兴在五月末的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中指出,外卖服务提供商与商家均不应重返数年前依赖激进行为补贴的竞争策略,他强调,行业当前亟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在于供给端的模式革新,需打破“内卷化”的竞争格局,助力商家简化营销活动、减轻经营压力。
2025年4月中旬,美团对外公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向餐饮业投入高达100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商家发展。此外,除了扩大“明厨亮灶”直播功能,覆盖超过10万家门店,公司已将10亿元专项资金划拨至餐饮业商家账户。进入7月份,美团将进一步推进对服务零售商家的资金支持计划,首批受益的中小商家将超过9万家。
美团等类似企业向线下实体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和数字化工具等服务,郭涛将其视为一种进攻性策略,旨在构筑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防御工事。他分析指出,淘宝推出的500亿“直补”计划,其中针对的受益商家之一,着重于降低经营成本,以期实现生意增长,这一整体战略的目的是为了抵御低价竞争所采取的一种防御措施。
这500亿元是真金白银直接用于补贴,平台资金同样宝贵,与商家共同分担,亦是对商家经营压力的有效减轻。一位与淘宝闪购管理层关系密切的知情人士如是说。
在记者的提问下,那位与淘宝闪购紧密相关的管理层人士并未公开透露关于平台未来一年计划投入的500亿元补贴的具体分配情况,包括商家端的补贴总额以及平台与商家在补贴费用上的具体分担比例。然而,他着重指出,尽管阿里和美团在补贴投入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在餐饮和零售领域的供应规模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当前即时零售领域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美团稳居首位,其外卖订单量每日超过9000万笔。淘宝的闪购业务得益于饿了么的即时配送网络和强大的履约能力,短短两个月内,日订单量便突破了6000万笔。虽然京东的供应规模相对较小,但凭借在零售百货、生鲜等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其外卖日订单量也在6月份达到了2500万笔。
将500亿元补贴分摊至12个月逐月发放,郭涛预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淘宝闪购将实现较大规模的增长。他分析指出,这得益于其依托于阿里生态体系,采取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策略性投入。展望未来,平台能否将补贴的利好转化为商家数字化运营能力的增强,还需市场与时间的双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