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仍在思考:若无法进入高等院校,不妨考虑退而求其次,成为一名中小学教师。
然而,仅仅过去几个月的2025年,诸多地区便纷纷表态:中小学教师数量已足够,今后将不再进行招聘。
因教师过剩,一省多市县停止教师招聘
依照江西省往年的传统,各市级单位通常会在新春佳节过后,对外发布关于新学期教师招聘的相关计划。
自今年二月起,众多用户在“问政江西”这一网络平台上纷纷留言,就XX地区是否会在2025年招募新教师一事进行咨询。
各地市、县的教育主管部门均作出回应,表示:“截至目前,2025年度内暂无新增教师招聘的安排。”
这和往年正常招人的做法明显不一样。
有的地方,不招中小学了,今年只招高中教师——
2025年2月7日,瑞金市教体局发布消息,指出基于本市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编制空缺状况,决定在2025年度仅面向高中阶段急需的学科教师进行招聘,并将安排公费师范生以及定向培养班的毕业生就业。
2025年2月7日,吉安市遂川县教育体育局发布声明:鉴于编制配置及教学需求,本县决定在2025年度不参与全省统一组织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招聘工作。
2025年2月18日,德兴市教育体育局明确表示,现阶段仅计划招聘高中阶段的教师。
而有的地方,就连高中老师也不招了,全年暂停招聘计划——
2025年2月11日,南昌市进贤县教育局发布消息:由于编制名额所限,我县将暂时停止教师招聘工作。
2025年2月11日,庐山市教体局发布消息指出,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目前教师队伍规模略大于需求。截至目前,庐山市在2025年度内暂不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新的教师。
2025年2月11日,上饶市铅山县教育局发布信息称,鉴于本县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目前决定在2025年度内不安排教师招聘工作。
2025年3月6日,上饶市鄱阳县教育体育局明确表示湖北一地停招小学老师 锁死教师编制,当年内并无安排教师招聘的考试计划。
为什么停招教师,各地区官方普遍解释了是以下原因:
依据数据支撑:在2021年,江西省针对教师的国家编制招聘名额高达13344人;然而,到了2025年,全省的招聘计划急剧减少,仅有2146个岗位,这个数字仅是四年前数量的16%。
报考人数高达14万,然而江西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名额仅有2146个,近年来报考师范院校是否成为了一种冤大头行为呢?
目前,众多地区已经停止了对高校新教师的招聘活动。而且,即便是那些已经工作多年的资深教师,他们将来也可能面临被调职或分流至其他岗位的情况。
高校教师招聘计划,也会受此影响吗?
目前,大部分地区停招教师政策,是面向中小学的。
高校还未在此列。
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当前各层次教师招聘呈现两极分化——
中小学教育领域,由于学生数量急剧减少以及教师编制已满,许多地区已经停止了新的招聘工作。这一现象与幼儿园纷纷关闭的潮流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师资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高校:现阶段仍存在主要的三类扩招需求
因此,尽管高等学府有其独特的特点,但作为教育领域的组成部分,它们或许也会遭遇相似的问题。
近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师招聘领域经历了深刻的转变。诸如人事代理、合同制雇佣、劳务输出、备案制度以及临时雇佣等多种非正式编制的招聘手段,正与传统的正式编制教师招聘体系共存。
在这种趋势中,真正的“实名编制”愈发变得罕见,而非编制岗位则占据了高校教师岗位的主要部分,已然成为教师队伍构建的新常态。
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到,众多高校增设岗位的背后,实则源于它们当前阶段应对评估、扩大招生规模或进行转型的迫切需求。
若未来高校教师需求呈现减少趋势,这一现象将伴随着两个明显标志:一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急剧下降湖北一地停招小学老师 锁死教师编制,二是政府财政拨款的不断减少。
到了那个时刻,中小学教师过剩的灰犀牛,是否也会悄然逼近高等学府的院墙?
另外上文提到:「过剩的教师未来可能会面临转岗分流的措施。」
关于在校教师们转岗分流的具体去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案。这可能会涉及以下几个方向供参考:
高校教师们若能更具远见地积累更为丰富多样的能力,例如文科教师学习并掌握某些技术性手段,以及大学教师们强化跨学科的实际应用能力,或许便能更加自如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岗位环境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