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仕的充电宝所引发的连锁效应仍在蔓延。由于电芯问题导致的充电宝质量疑虑,如同激起层层涟漪。近期,由于产品存在过热甚至燃烧的风险,罗马仕和安克创新(股票代码:300866.SZ)分别宣布召回超过49万个和71万个充电宝。此外,罗马仕、安克创新、倍思科技、绿联科技等品牌的3C认证证书也在这几个月内被暂停使用。
6月26日,民航局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明确指出从6月28日开始,禁止乘客携带未标有3C认证标识、3C标识模糊不清、属于召回范围内的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登乘国内航班。该局强调,自今年起,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飞机上引发火灾和烟雾的情况频繁发生。
近期,众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抱怨,他们携带的充电宝无法携带上飞机。网友上传的现场照片中,可以看到满满一筐的充电宝在机场被拦截,原因竟是“无3C认证的充电宝无法登机”。
不少网友发现手中充电宝缺少3C标识,出行担忧随之而来。
编辑人员观察到,现阶段,众多购物应用程序中,绝大多数充电宝产品都特别标注了“3C认证合格”或“适合携带上飞机”等标识。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出现了网友的爆料,指出某些电商平台上的商家正在销售所谓的“CCC贴纸”或“3C贴纸”,价格低至每1260枚仅需0.9元。此外,还有消费者晒出了自己以5.7元的价格购买180枚该贴纸的订单截图。
记者随机挑选了若干商家进行咨询,就充电宝上是否可以粘贴一事进行了询问,各店铺的客服均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6月27日,一则关于商家表示符合3C认证标准的充电宝可以补发标识贴纸的消息迅速登上热搜榜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6月27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依据网友提供的订单信息追踪至涉事店铺,商家表示相关商品已被撤下,并且停止了3C类贴纸的定制打印服务。接着,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对“CCC贴纸”“3C贴纸”等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大多数平台显示“无相关商品”,仅有少数个人卖家以二手商品的名义继续销售类似产品。
最新消息
虹桥机场自弃充电宝三大筐
媒体最新报道,6月28日当天,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入口安检区、办理登机手续区域以及安检通道等醒目位置,都新添置了关于“充电宝新规定”的提示牌。这些提示牌明确告知旅客,从即日起,任何未标明3C认证标志、标志模糊不清或属于召回名单的充电宝,均不得带上飞机。机场安检人员透露,截至当天航站楼开放至晚上8点左右,现场已经收集了满满三大筐被旅客主动丢弃的充电宝。记者观察到,绝大多数被遗弃的充电宝在街头巷尾流通时并未持有“3C”认证标志,而且其中还包含一些已被召回的产品。
现场一位安检人员指出,充电宝的“三查”程序主要涉及核实3C标志是否齐全、确认型号是否列入召回目录、检查额定能量是否超出标准范围。
“相机电池也需3C认证”系误读
针对社交平台上流传的“相机电池同样需要3C认证”的错误解读,上海虹桥机场安检部门负责人作出了明确答复:“新政策仅适用于充电宝,相机使用的锂电池依旧遵循原有规定。”经相关媒体记者查阅民航局发布的文件,确认相机电池并未被包含在此次的管控名单之中。然而,现场安检人员提醒,即便备用电池存放在相机之外,也必须接受相应的额定能量检测。
深圳机场执行充电宝新规:不合规产品可暂存7天
记者得到消息,深圳机场将为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提供为期7天的临时存放服务。该存放点位于航站楼四层的值机岛B岛岛尾柜台。工作人员将为旅客发放取物凭证,旅客需在规定时间内携带凭证取回充电宝,超过期限则视为自动放弃。旅客如需对安克公司或罗马仕公司召回的充电宝进行申请,需遵循既定流程,并将充电宝交付给位于值机岛B岛岛尾、值机柜台或安检通道的工作人员,由他们进行自行丢弃处理。同时,机场方面特别指出,目前驻场快递公司尚未开展充电宝的快递业务。对于那些虽被召回但未列入召回名单的品牌,以及带有3C认证标志的充电宝,旅客若想携带,还需符合容量和数量等规定。
查封!
贴了假3C认证贴纸或违法
业内人士指出,在电商平台销售的3C产品贴纸大多由无合法资质的厂商制造,商家往往以“装饰性贴纸”的名义绕过审查,或者盗用其他产品的认证编号进行销售#3c标识成充电宝登机标准合理吗#,这实际上是一种伪造认证标志的行为。如果消费者将这些贴纸贴在未经认证的产品上,便可能涉嫌“冒用认证标志”,相关产品也可能会被相关部门查封。
记者以“3C贴纸”作为搜索关键词,在网购平台上进行搜索后,发现所有相关商品均已从架上撤除。部分商家对此予以证实,并透露“我们正在询问具体原因”。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付建律师提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条规定:
若企业自行设计的认证标志在样式、文字或名称上与国家官方认证标志雷同或相似,或对社会治理造成阻碍,或损害社会道德风气,则需被责令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若超过期限仍未进行改正,将面临2万至1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付建指出,3C认证的标识之一便是其贴纸,而销售这些贴纸若非正规途径,便构成了伪造或变造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若有人购买这些贴纸并用于未经认证的产品上,以此冒充合格产品,同样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平台有必要加强监管力度,以有效预防此类风险,并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扬子晚报报道,浙江铁券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张永辉律师指出,如果商家将假冒的贴纸应用于未经认证的商品,根据《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将依照“销售未经强制认证产品”的行为进行处理#3c标识成充电宝登机标准合理吗#,并面临五万至二十万元的罚款,同时还将被没收非法所得。冒用认证标识,即假冒真品,执法机关有权查扣侵权商品,并对其处以货值金额50%至3倍的罚金,同时吊销其营业执照;若由此导致消费者遭受损失,相关责任方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消费者若购买假冒贴纸来为充电宝等物品充电,以图顺利通过安全检查,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欺诈手段逃避监管的行为。此类产品一旦被查获,可能会被没收,而且如果由此引发安全事故,消费者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张永辉律师着重指出,3C认证的核心在于保障产品达到安全标准,以避免火灾、爆炸等潜在风险。若有人滥用认证标志,不仅会导致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会损害消费者对正规认证体系的信心。
3C标识长啥样?
如何判断真伪?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是我国依据法律规定,为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国家利益和生态环境,所实行的强制性的市场准入体系。
根据国家规定,正规上市的充电宝必须取得3C强制认证。
对3C认证标志正面进行光照观察,可见其底色为纯白,图案则为深邃的黑色。仔细凝视标志的图案,通过3C认证标志的菱形轮廓审视,会发现图案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立体感,仿佛跃然纸上。若缺乏这种立体效果,则可断定该标志为假冒伪劣产品。
实际上,关于3C认证的法律规定早已明确。2023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从2023年8月1日开始,对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从2024年8月1日起,任何未取得CCC认证证书且未标注认证标志的产品,均不得进行生产、销售、进口,或在其他商业活动中被使用。
充电宝登机
还需符合容量规定
需留意的是,允许携带上飞机的充电宝必须具备3C认证标志,并且还要满足规定的容量要求。
根据《关于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
充电宝仅限随身携带或放置于手提行李内,不得放入托运行李之中。
充电宝的额定能量若未超过100Wh,则无需获得航空公司的特别许可;若额定能量介于100Wh与160Wh之间,旅客需在航空公司同意后方可携带,但每位旅客携带的充电宝数量不得超过两个。
禁止携带容量超出160Wh的移动电源,禁止携带既未标注额定能量,又无法通过标注的其他参数推算出额定能量的移动电源。
飞行期间,严禁使用移动电源为电子设备供电。对于带有开关功能的移动电源,必须确保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保持关闭状态。
携带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
上飞机有何安全隐患?专家解读
中国民航报于6月27日的报道中提到,记者对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几位专家进行了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