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浙江海宁举办的中国时尚盛会上,潘玉珍与李儒芬两位高龄“姐妹花”运用苗绣技艺,呈现了贵州民族服饰的独到韵味。她们的惊艳亮相,不仅为年龄、时尚以及文化遗产的传承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也激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大会启幕
7月14日,浙江海宁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时尚盛事——中国时尚大会的隆重开幕。该活动秉承“时尚为本,文化为魂,品牌为纽带”的核心理念,重点聚焦于“展示、交流、商务”三大核心环节。此次大会的举办,旨在助力海宁实现从单一皮革产业向多元化时尚中心的华丽转身,并为我国时尚产业在全球竞争舞台上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时尚大秀
大会顺利举行了三场盛大的时尚展示活动,其中“一直×古阿新”独立服装品牌携手知名设计师,呈现了一场独特的时装秀,该秀以“尘生·无界”作为主题。在这场时装秀中,贵州苗族服装设计师杨春林与“一直”品牌负责人王龙军巧妙地将皮革、汉麻、柿染工艺以及苗绣等元素结合,展开了一场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对话。这些服饰上的精美刺绣均由贵州的绣娘们亲手完成。
“姐妹花”登台
潘玉珍与李儒芬一同踏上舞台,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潘玉珍现年79岁,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的传承者,她成功地将苗绣艺术传播至全球超过十个国家;李儒芬年纪较轻,她们都源自贵州的偏远山区,那里的刺绣技艺已历经数代传承。
文化诠释
这场时装展览不仅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风貌,同时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带来了舒缓的治疗效果。王龙军,作为“一直”品牌的管理者,表达了他希望通过服装设计传达东方民族的治愈能量,并推崇人与自然、人与物品和谐相处的理念。设计师杨春林持有相同的愿景,他期望通过苗绣技艺展示中国品牌在时尚领域的独特叙事。
“村T”热度
近期,贵州省的“村T”项目吸引了众多目光。该项目是该省“村”系列IP中的亮点之一。截至目前,项目已成功举办了400余场活动。众多游客纷纷前来参观,累计参观人数已突破40万。这些活动为当地带来了总计3500万元的综合旅游收益。参与人数超过3万,其中参与者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展望
民族服饰不应仅局限于博物馆的展示,而应当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设计师们深入挖掘苗绣的经典图案,对传统纹样进行了创新性的整合,成功保留了文化的核心。这样的努力使得苗绣得以跨越地域和时间的界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盛宴。这一行动有效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进步。
关于贵州省“村T”模式在民族服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可能引发的效应,您有何见解?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并积极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