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游客在神通寺四门塔游览过程中,通过放大佛像图像,意外地察觉到佛像头部刻有“某某省测绘局十五人”的字样。这一发现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一发现使得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神通寺四门塔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并促使我们共同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千年古迹四门塔
四门塔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其建造始于隋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至今已拥有超过1400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国目前仅存的隋代石塔,该塔在上世纪30年代,成为了知名学者梁思成和林徽因“抢救性考察”活动的重要站点。此外,该地成为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之一,这一现象进一步凸显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刻字情况曝光
7月18日,记者与四门塔风景区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对此情况予以确认。退休员工回忆指出,此类刻字行为可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且景区在80年代便已知晓此情况。另外,工作人员还发现景区内的砖塔以及古树上也存在刻字现象。据资料显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四门塔对外开放期间并未设置门禁系统。进入70年代初期,虽然增设了门,但管理方面并未严格执行。直至80年代,文物保护所的成立使得对四门塔的管控措施得以显著强化。
如今严格管理
四门塔对游客的开放已被暂停,景区内实行全天候专人值守,并安装了监控设备,以防止出现新的刻字行为。景区工作人员透露,这些佛像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数年前他们便向文物保护机构提交了针对“刻字佛头”的修复方案,然而至今尚未获得批准。文物修复需严格遵守“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且审批程序极为严格。
刻字单位存疑
景区工作人员尚未获取有关是否曾与山东省测绘局有过联络的具体信息。记者调查后发现,并未发现名为“山东省测绘局”的官方机构,仅存在与之关联的山东省国土测绘院。该院的员工明确表示,省测绘局与他们属于不同的机构,并且省测绘局目前已不存在。目前尚不能确认刻字事件是否与测绘单位有所关联。
修复面临难题
济南市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指出,佛像上的刻字可追溯至上世纪,当时文物保护意识较为淡薄,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此之前,他们已征询过专家观点,专家认为对刻有文字的文物进行修复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损害,故目前仅能维持现状。尽管如此,当前相关部门对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防护措施也在不断加强。
后续展开核查
济南市南部山区管委会下的文物保护机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他们打算将有关信息及时通知至负责文物保护的同事,同时计划进行详尽的调查。他们期望能够迅速查明刻字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对文物修复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进行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