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备受关注的徒步路线,即乌孙古道,已向每位游客征收了50元的环境管理费,此措施引起了旅行社的广泛关注。旅行社对此收费提出了疑问,认为其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强制收费。此外,旅行社还指出,这种收费缺乏合理的依据。关于这一收费的具体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的解释。
旅行社遭遇强制收费质疑
7月15日,封面新闻报道指出,从6月份起,乌孙古道已开始实施对每位游客征收50元环境管理费的规定。未缴纳此费用的游客将无法获得进山许可证。来自“驼峰旅程”旅行社的王先生,作为该机构的负责人,表示,过去该路线并未对游客收取任何费用。但今年,所有旅行社和俱乐部都接到了需缴纳费用的通知。此外,另外两家旅行社的员工亦对这条线路的收费标准进行了核实。其中,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指出,易城旅投虽已收取相关费用,却未充分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运营方收费未获授权
7月16日,记者联系到了乌孙古道的管理与运营机构——特克斯县易城旅游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明确指出,该收费项目并未获得政府官方的批准,亦未通过当地发改部门的正式审批。这一情况表明,该收费项目在法律层面上的合法性存在重大疑问。尽管如此,相关费用仍在向旅行社及游客征收。
收费通知与文件缺失
记者获取了《乌孙古道6月13日起正式对外开放》的公告,该公告由特克斯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发布。公告中阐述了“报备与审核”的程序,并明确指出“进入山区的人员需支付环境管理费”。然而,记者未能找到关于乌孙古道环境管理费具体收费标准的公示,也未能找到相关官方文件。除此之外,该文化旅游体育局既不具备合法的收费主体资格,也缺乏必要的行政权力。因此,其收费行为显得尤为不规范。
运营方称非强制收费
易城旅投的工作人员对于旅行社提出的强制收费问题作出了回应,他们强调“这50元的环境管理费并非强制性的”,并指出“游客若不希望支付,完全可以选择不缴纳”。实际上,徒步穿越活动在参与前需完成报备及审核流程。活动费用与进山许可证直接挂钩。若未缴纳相关费用,参与者将无法加入活动。此规定与工作人员的回应之间显现出一定的矛盾。
收费缺乏法律依据
郭丹丹专家提到,乌孙古道穿越多个保护区,并未被纳入需要收取门票的景区名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保护区管理经费的筹集责任应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但在此情况下,所实施的收费显然与该法规的要求不符。
收费问题影响行业
旅行社面临此类变相强制收费的情况,不仅导致额外经营成本增加,而且带来了运营上的困难,同时,这种做法也可能对游客的决策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随着旅游业逐步回暖,此类违规收费无疑对当地旅游市场的有序推进造成了阻碍。那么,关于乌孙古道的收费问题,究竟应当如何进行妥善解决
各位读者,您是否觉得对乌孙古道进行环境保护所收取的费用是公道的?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帮助它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