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王刚主演的广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给众多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该作品的原创音乐剧版本依然活跃在舞台上。7月12日的夜晚,随着该剧演出的落幕,王刚再次走上舞台向观众致谢,这一幕引起了众多观众的瞩目。
经典再现 剧场响起熟悉声音
7月11日至13日期间,北京保利剧院呈现了原创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该剧每晚准时上演,随着剧场内灯光逐渐昏暗,王刚特有的朗诵声开始在空气中回荡,迅速引领观众穿越至1934年的哈尔滨。王刚的声音极具辨识度,即便时光荏苒,他的魅力不减,使得观众迅速沉浸在那个时代的独特氛围之中。
台下激动 回忆往昔感慨万千
7月12日夜晚,王刚身处观众席,全神贯注地观看着演出。演出落幕之际,他步上舞台,向观众致以谢意。此刻,他心情愉悦,兴奋地说:“今夜在观众席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内心无比激动,几乎激动到热泪盈眶!”回想起1982年,他播出的广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吸引了超过三亿听众的广泛关注。这一数字巨大,不仅代表着过去的荣耀,而且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珍贵回忆。
再度合作 受邀担任旁白解说
今年,王刚应《夜幕下的哈尔滨》音乐剧总制作人周涛之邀,承担了该剧的旁白解说任务。录音过程中,王刚直言这项工作颇具挑战性,他需不断试验,反复练习。若一次未能达标,便继续至第二次、第三次,直至音乐剧旋律奏响,他即刻捕捉到角色的情感。他全情投入,力求展现最精彩的表演。
强大阵容 优秀班底精彩呈现
《夜幕下的哈尔滨》音乐剧源自陈玙所著的同一名称小说,由钟浩执导,杨硕负责剧本创作及歌词撰写,刘九佑则身兼音乐总监与作曲之职。刘令飞、金圣权、何亮辰等众多杰出演员领衔主演。该制作团队实力雄厚,为该剧的成功演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确保了观众能够享受到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高度评价 改编出色制作精良
王刚对这部音乐剧赞赏有加,同时强调改编该作品极具难度。该原著作品字数高达71万,王刚耗时75天完成播讲。然而,剧组面临挑战,必须在两个半小时内将这部内容繁复的文学作品完整呈现,且需保持其原有的活力,这无疑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因此,从这个角度审视,剧组为此投入了巨大的努力。
延续经典 唤起时代集体记忆
《夜幕下的哈尔滨》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其形式经历了从广播剧、电视剧到如今原创音乐剧的转变,但其流传却从未间断。该剧激发了公众对时代记忆的共同回忆,并促使众多年轻观众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部音乐剧有望成为新的经典。
您是否也对《夜幕下的哈尔滨》的剧情产生了共鸣?我们热切期待您发表个人见解和评论。此外,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个赞,并向更多人推荐。